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九零之互换人生第7节(2 / 2)


  陆观华宽慰女儿,“一人一个眼光,她们没看上没关系,有人能看上的。”

  陆林希笑笑,其实不仅她们不满意,她自己也不满意这些款。

  唐奕暖蹲着无聊,跑过来帮陆林希叠衣服,她碰了碰陆林希的胳膊,“小希,你说对面准备开什么呀?”

  对面原先也是个国营商场,三月份的时候倒闭,卖给私人老板,这几个月都在装修,外面围着绿色的棚架,行人看不清里面啥样,但每天都能听到敲敲打打的声音。想来动作不小,要不然不能这么折腾。

  陆林希还真不知道,老实摇头。

  八点半,城管上班,唐奶奶催促他们收拾东西,“快走吧。城管来了,你们这一大车跑不了。”

  陆林希和陆观华也不敢再卖,将衣服全部装进蛇皮袋,开始往回走。

  回去的路上,唐奕暖叽叽喳喳问陆林希,“你们卖了多少件衣服?”

  “不知道啊,没数呢。”陆林希没客人的时候,也会瞅一眼唐家摊位。

  早上买瓜子和花生的客人比较少,唐奕暖有些小失望,“我奶奶只卖了十几个。比晚上少多了。”

  唐奶奶却很满足,“晚上买的人多,但是他们一次买的量不多。也就买半斤。早上都是买一两斤的。”

  唐奕暖还真没注意这些。在电影院门口,唐奶奶都是半斤装进牛皮纸袋。客人付钱,直接给他们就好。在早市需要称重。

  回到家,陆林希和爸爸一起登记卖出的货。

  这次出摊总共卖出十三件。如果不算打折的话,他们此次赚了35块钱。

  要是每天都能赚这么多钱,他们一个月能有上千块,比当司机赚得还多。但是这是理想状态,毕竟不可能没有库存。

  陆观华觉得这生意不错,“反正咱们的小卖部一时半会儿也开不起来,不如暂时就先卖衣服吧。”

  陆林希也觉得可行,她爸天天闲在家里会胡思乱想,而且还能帮忙赶跑闹事的摊主,一举两得。

  陆林希点点头,“爸,我去买菜做饭。”

  陆观华摇头,“不用了。我买了五个包子,咱们随便吃点垫垫肚子,你就回屋睡一觉吧。这么早就起来,困了吧?”

  陆林希还真困了,上辈子的她除了学生时代早起读书,工作后都是晚睡晚起。她打了个哈欠,“那我去烧点热水。”

  她接过包子到厨房重新热一下。

  父女俩吃包子,喝热水对付完早饭,收拾完碗筷就回屋补觉去了。

  第8章

  接下来几天,陆林希和陆观华每天都去早市卖衣服。

  倒是唐奶奶和唐奕暖没有再去,因为唐奶奶在电影院赚得更多,去早市不划算,她年纪大了,没办法两样兼顾,所以只能选择晚上去卖。她不去,也不让孙女去,就让她待在家里。

  每天卖完衣服,陆林希睡一觉,然后去服装厂拿货。

  一周下来,她总共卖出一百五十件衣服。

  这天两人卖完衣服,吃完早饭,周厂长过来找陆观华。

  陆林希也没走,就在旁边听两人交谈。

  周厂长来找陆观华就是关于巷子口那栋房子的事,厂里经过反复协商,最终决定把房子卖掉。

  但是却不是卖给陆观华,而是所有人一块参与拍卖。

  除了陆家需要房子,厂里许多员工都等着福利房。现在突然取消分配,大伙自然都不开心。所以才会举行这次拍卖。

  按照市价,巷子口那栋房子应该值2000。

  不过这么多家一块拍卖,2000块钱肯定拿不下来。

  周厂长告诉两人拍卖时间,“下午你到厂里来,咱们组织一次拍卖会。”

  陆观华道了谢。

  等送走周厂长,陆林希问爸爸,“如果钱不够,到时候咱们就把这套房子给卖了。补个差价就行。”

  上辈子就是因为这片要拆迁,她作为继承人之一,必须签字,妹妹才肯告诉她,爸爸早就没了的事实。但那时候已经是十年后的事情。速度太慢。还不如买巷口那套房子做生意来得稳当。

  陆观华觉得可行。

  下午陆观华和陆林希到了服装厂,其他家属也都来了。

  本来买房就是一大家子的事,全家出动很正常。

  这次想买这套房总共有十几家,都是厂里的双职工,这些年也攒了不少钱。那些家里没钱的员工都退出竞争。不过却没有下班回家,而是留下来看热闹。

  几百人围在广场,闹哄哄的,周厂长拿了喇叭喊了好几声,才把大伙的声音压下去。

  周厂长扯着嗓子喊规则,“任何人都可以参与拍卖。卖来的钱,一千块钱作为咱们厂的资金,剩下的全部发给没有领过福利房的职工。”

  除了周厂长一些老员工,福利房是免费的,像陆观华这一批的福利房都是厂里和职工各掏一半。

  现在厂里扣下一千块钱,剩下的分给没有房的员工,算是给那些没有得到福利房的员工一颗定心丸。

  周厂长还表示,以后福利房都按这个规矩。谁想要房,直接拍卖,价高者得。不讲资历,不讲人情。

  每次为了福利房,领导们头疼不已,而底下员工争得头破血流,以前好哥们,好姐妹全都扯破脸,关系弄僵。都是一个厂子的同事,抬头不见低头见,关系不好,以后还怎么工作。

  陆观华提出买房就给厂领导提供第三套方案,于是大伙一致同意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