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章 少女(2 / 2)




2



小暮理都 二十二岁 无职



〈家庭〉



父亲——不详 阿拉伯王室?



母亲——万里子 银座高级俱乐部的女公关时代认识小暮静人。遭人泼洒硫酸,右半边脸被毁容(悬案已过时效)。与静人结婚。



四年前的二月十四日,在自家所有地内的画室纵火,企图自杀,被理都救出,自杀以未遂告终。动机不明。到现在为止,一直在西新宿的干综合医院,处于昏迷状态。



养父——静人 曾经是美术评论作家,但无固定工作。热中在自家画室描绘以理都为模特儿的画作。



去年八月十三日,于自家浴室溺水身亡(推测为意外死亡)。



养祖父——洋一 与万里子有染。前高中音乐老师。痴呆症发作,目前住在养老院。



〈年谱〉



五岁



母亲结婚。成为小暮静人的养子。



令学馆小学入学.毕业



令学馆国中入学



一年级



与立原志史相识。



与志史进一步相交。



二年级 十一月



令学院国中纵火事件。



三年级 十二月



与志史决裂。



三月



毕业典礼后,剪碎志史的领带。



令学馆高中入学



一年级



加入文艺社。







文艺社抄袭事件。烧毁作品集的校样本与USB。



三年级 二月十四日



凌晨三点左右,自家画室发生火灾。母亲万里子陷入昏迷,自己也严重烧伤。



三月



毕业(学校维持缺席)。



二十一岁至二十二岁(高中毕业后第四年)



去年  八月十三日



深夜一点至两点,小暮静人于自家浴室溺毙。



十一月十日



凌晨五点至五点三十分左右 立原恭吾遭人勒毙。



今年  一月二十二日



晚上十一点,齐木明在所有权人为理都的公寓建筑工地坠楼身亡。判定为自杀。杀害恭吾的犯人是齐木,因嫌疑人死亡而不起诉——



悠纪将手从键盘上移开,拿起放在电脑旁的马克杯,喝下已经由热转温的咖啡。他因为想喝点甜的加了砂糖,但加得太多了。



——小暮理都——



众人口中故事串连而起的少年形象微妙失衡,与志史有些相似。



他有着被泼了硫酸,美丽容貌遭受惨烈伤害的母亲,以及没有血缘的养父。母亲和养祖父在同住的大宅子中发展出外遇关系。自己亲生父亲是身分不详的外国人,在世人眼中是“女公关的私生子”。



在扭曲家庭环境中遍体鳞伤的理都,在家庭之外大概也遭受无端的歧视。此外,他那充满异国情调的外貌,使理都在称为学校的封闭团体中遭到孤立。



他的心情和志史怀抱的孤独产生了共鸣。他们彼此分享愤怒与悲伤,互相敞开坚硬的心门——他们向对方倾诉一切,也只向对方倾诉。



紧密交缠的线为什么断了?国中三年级的十二月,两人发生了什么事?



悠纪操作录音机,找到和奈绪的对话,按下播放。



“……第一次交到的唯一好友,毫无疑问会和自己去同一所高中,结果对方却考了其他学校的入学考试。你要是知道了,不会伤心吗?不会失望吗?不会觉得遭到背叛吗?……”



“……尽管他理智上清楚立原同学对此无能为力,小暮同学心中纯粹与青涩的部分,也无法原谅他……”



悠纪随手快转聆听,然后来到火灾的部分。



“……附近的公寓也发生了火灾,死了一对夫妇,只有小孩得救……”



杉尾也提到了这场火灾,时间点恰逢两人“绝交”的时期。悠纪输入年分、城镇名称、夫妇死亡等关键字进行搜索,发现八年前十二月的新闻报导。



一日晚间十一点左右,根据当地居民报案,文京区的一间木造公寓发生火灾。约两个小时后大火遭到扑灭,但二楼一间约二十平方公尺的房间被烧毁,在烧毁的房间中发现了男女二人的尸体。尸体被认为是住在这个房间里的寺井玲美(二十八岁)和她的同居人井上大雅(三十岁),警方正在调查起火原因,并确认他们的身分。寺井的长女怜奈(十岁)独自逃离,脚部等虽然受到轻伤,但无生命危险。



悠纪继续调查,发现起火原因是井上乱丢烟蒂,而幸存的女儿怜奈遭到这个男人和她的母亲虐待。所谓的自行逃离,其实是被赶出家门,而且还是在十二月的夜晚。



幸好她因此幸免于难,免遭波及。



悠纪还查到曙杉公寓这个公寓名称和详细地址。从地图上来看,公寓位在令学馆国中附近的小巷里。除非不从校门口直接前往公车站,而是选择胡乱大绕远路,不然不会经过这里。



志史和理都的回家路上,住着一个名叫怜奈的女孩。



怜奈疑似每天都遭到母亲和她的同居人虐待。



怜奈的房子发生火灾,她的母亲及其同居人去世,志史和理都在事件发生前后决裂。



志史和理都共同创作的故事中,登场人物的名字叫铃奈。



悠纪觉得有些焦躁。这些事实确实有着某种联系,但他不知道是什么。



缺乏逻辑上的一致性——至少目前如此。



悠纪在追逐理都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是如此。他摸索着像花瓣一样,勉强重叠在一起的事实片段,终于追寻到确实存在、活生生的小暮理都。



悠纪心中萌生想与理都会面的强烈念头。



不过在那之前,他想尽可能先搜集情报。



他知道理都的住处,也知道他每周都会造访干综合医院,想来不须急在一时。



悠纪再次联络花村真澄。火灾距离令学馆国中部不远,也就是说离小暮家也很近,说不定在花村的守备范围之内。关于曙杉公寓的火灾与怜奈的事情,悠纪也许能从她口中听到“只在这里说喔”的消息。



“曙杉公寓?”



花村一开始的时候,露出毫无头绪的反应。



“是一间约七年前发生火灾的公寓。”



“哦,你说曙庄啊!你讲公寓什么的,害我没想到。我认识那边的房东阿伯。哦,对了,他说过他改了名字。因为分遗产,把一半的权利过到妹妹名下,还顺便把外面也整修了一番,改了个时髦的名字。房东阿伯原本要直接取名叫曙公寓,结果他妹妹想要加上自己的名字,好证明自己拥有一半所有权,所以才变成曙杉公寓了。那栋公寓当时屋龄都不知道有没有三十年了,那里一楼和二楼各有五个房间,总共十个房间。公寓总是有一半都空着。不管外观再漂亮,房间墙壁的油漆刷得多厚,问题还是一堆:像是供水设备老旧,水管会裸露在房间内,还有地板重铺了,但隔间是用拉门隔开,就算关上拉门,还是会有空隙……这都是住一楼的老太太说的。”



电脑桌上的手机,滔滔不绝地冒出花村的声音。悠纪现在把手机切成免提,好用录音机录音。语声中断,传来啜饮茶水之类的声音。



“我想问关于起火的那间房子。”



悠纪把握时机,出声询问。



“好像是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十岁的女孩——”



“不是,他们才不是夫妇,不过是个吃软饭的赖在女人房间里而已。女方是一个天真纯朴,简直像刚出货的苹果一般的女孩,而且还不是高级苹果,是那种有碰伤的。她在宅配公司工作,自己一个人养小孩。听到这样,房东阿伯一开始很同情,还会分米给她,房租迟交也不会催。不过她好像被公司开除,不知何时就开始在小钢珠店工作。这倒是还好,问题是她开始和小钢珠店的客人同居,而且还是一看就有问题的小混混。”



花村一口气讲完,又喝了一口茶。



“我知道愈多,就愈不忍听下去。你看,苹果姑娘白天要出去工作,然后那个男人就说碍眼,把小孩赶出去。哪怕外面是热是冷,刮风还是下雨,他一概不管。小孩还光着脚。没穿鞋也不能去任何地方,就这样可怜兮兮地在门前坐了几个小时。一楼的房东阿伯和老太太看不下去,跟苹果姑娘说,但是她也只会畏畏缩缩地回『这样啊』和『我很抱歉』,不是什么抱歉不抱歉的问题啦。讨男人欢心竟然比自己的小孩还重要,脑袋真是不知道在想什么。小孩好像也没好好洗澡,穿的衣服也和季节不对,又皱巴巴的,怎么看都是虐待儿童,所以我就叫他们检举。不过他们两人事到临头都怕了起来,再怎么说,还是会怕那个吃软饭的。”



“说得也是,特别是住在附近的话,也要考虑会不会遭到报复。”



“我是能够理解啦,所以我才打电话给儿童福利中心。政府机关的人来过一次,不过那种人就是关键时刻特别会躲,小孩也被藏起来。我也没办法再做更多了。火灾的原因听说是吃软饭的在床上抽烟。我那时就想:我就知道。毕竟他是个大烟枪,不管讲几遍,扔然老把烟蒂丢到窗外。听说阿伯扫地的时候,还曾经有没熄掉的烟蒂落到脚边,要是烟蒂掉到他那个光溜溜的头顶,那可就不妙了。那一晚,小孩不是又被赶出去了吗?把小孩赶出去,两个人不知道在干什么好事。真是可怜唷,冬天晚上那么冷。不过小孩也因此得救了,算是因祸得福吧。被烧死的两人是自作自受,因果报应啦。事后知道那孩子的年纪,我整个吓一跳。说是十岁了!毕竟小孩看起来没有去上学,看起来完全不像十岁。想来是营养不良。阿伯好不容易才整修了公寓,结果却发生火灾,还出了人命,让他沮丧得很,真是可怜。不过我只在这里说喔,那个地方最后连同土地顺利卖出,大赚了一笔。”



悠纪深感佩服,认真思考是不是该向透子推荐花村当调查员。



“那个小孩后来怎么了?”



“应该被哪个设施带走了吧?我也不太清楚,不过有问题的小孩,能照顾的人应该有限吧?”



“有问题?”



“她眼睛看不见。”



“咦。”



悠纪顿时说不出话。



——盲眼少女——铃那——



“哎,不论是谁都很吃惊。我也没想到竟然有人会把这样的小孩赶到外面。我是在火灾后才知道的,房东阿伯和一楼的老太太都没说过这件事。要是我知道了,福利机构的人来的时后,就会多做点什么了。”



“你对理都说过那个女孩的事情吗?”



“我也不确定,我好像有说过。不过小理都那个时候,开始不太听我说话了。但是我见过好几次,小理都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和她说话。房东阿伯的房子就在公寓对面,我去那边喝茶的时候,可以从窗户看到公寓。”



“理都一个人吗?”



“不是,他朋友也和他一起。我说过吧?就是那个有特别气质的男孩。”



志史、理都和怜奈有接触过。



——即使如此——又怎么样?



仿佛不管怎么拼上拼图,都无法完成的拼图游戏。



随着拼图增加,就愈看不出完成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