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十四章 何期鸾凤又西东(2 / 2)

唐僧一听此话,不由皱了皱眉道:“老人家,古人云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我们师徒一路西行,历经了千般苦难,又怎么能轻言回头?”

老妪抬手一指:“继续西行不远便是出了名的灭法国。那国王前生那世里结下冤仇,今世里无端造罪。

两年前许下了一个罗天大愿,要杀一万个和尚……”

“什么?”

唐僧大吃一惊。

猪八戒也忍不住道:“一万个?这怎么可能?这里距离灵山也不算远了,他真要杀一万个和尚,如来佛祖岂能坐视不理?”

老妪叹了口气:“人间事,人间了,佛祖又岂会轻易插手人间之事?

总之,那国王这两年来已经陆陆续续杀了九千九百九十六个和尚,再有四个便凑成一万。

你们这一行人正好四个和尚,若到了那王城中,岂不是正中国王下怀?”

“岂有此理,就算那国王想杀我们,也得看他有没有那个本事!”

孙悟空愤愤道。

老妪不由叹了口气:“总之,老身已经提醒过各位长老了,何去何从,你们自己斟酌。”

说完,慢慢踱进了柳林之中。

“师父,这可如何是好?要不咱们还是回去吧?”

猪八戒开始打起了退堂鼓。

“八戒,你怎么又说这样的话?”

唐僧生气道。

“可是师父,咱们虽然有本事,但也总不能与那国王动手吧?连如来佛祖都不管,可见这其中肯定是有原因的。”

“这……”

一听此话,唐僧不由皱了皱眉。

要说此地距离灵山,对百姓来说或许还很遥远,但对于佛祖这样的大神来说,又算得了什么?

一个念头的事。

杀了近一万个和尚,佛祖不可能不知道。

但,为什么没有出面干涉?而是任由那国王继续杀?

这其中到底有什么样的隐情?

唐僧百思不得其解。

这时,孙悟空上前道:“师父,我有个折衷的办法,要不咱们乔装打扮一番,悄然混入城去探探情况再说。”

一听此话,唐僧犹豫了一会,终于点头应承下来。

于是乎,师徒一行进入柳林换了装束,裹上头巾,甚至还粘了胡子,再将面纱一蒙,不仔细看的话还以为是远道而来的商人。

顾鸣也换了一身衣服,毕竟他的模样一看就不像是西牛贺洲的人,所以还是装扮了一番。

等到一行人离开之后,老妪却又从林中走了出来,看着唐僧等人的背影轻叹了一声,随之腾空而起……

这时候,她方才显出本相:观士音大士。

她专程在此等候,就是为了提醒唐僧一行。

当然,她的本意倒也不是阻止唐僧等人西行,也算是一次小小的考验。

如若因为这么一点事便将唐僧吓得掉头返回,那他之前的经历岂不全瞎?

经过这么一番提醒,唐僧等人好歹换了装束,不至于一进城便发生冲突,事情尚有回旋的余地。

果然,没走多久,一行人便看到了一座城池。

城门楼上写着大大的三个字:灭法国。

“哼!”

猪八戒冷哼一声,狠不能上前一钉钯将那城门楼打烂。

进出城的人比较多,唐僧一行人倒也没费什么周折便顺利入了城。

入城后,唐僧发现城内略显冷清,不像之前走过的朱紫国、比丘国等等那般繁华。

城中的百姓衣着也比较破旧,摆摊的人也不多,总之显得比较贫穷。

走了不远,一行人找了一间客栈暂时歇息。

毕竟他们现在装扮成商人,可不能跑去化缘,借宿什么的。

“各位客官,是吃饭还是住宿?”

“阿……”

唐僧习惯性地合什,正想来一句阿弥陀佛,顾鸣赶紧拐了拐唐僧,随之冲着掌柜笑道:“先吃饭,再住宿。”

“好,各位准备吃点什么?”

“是这样,我这几位朋友近几日需要戒荤,所以便给他们上一点素的,我不用戒,可以来点肉什么的。”

等到菜上桌之后,顾鸣又摸出一小锭碎银子递给小二。

小二惊喜不已,不露声色收起银子,颇为上道地问:“不知客官想打听一些什么消息?”

这些店小二都鬼精鬼精的,客人凭白无故的给你这么多银子图个啥?

而且,顾鸣等人一看装扮,听口音便是外地来的,给他银子自然是想打听消息。

“是这样,我们远道而来,在城中隐隐听说灭法国不太安全……”

“原来是这样,各位放心,你们不是和尚的话,一般是不用担心安全的。”

“哦?和尚?怎么回事?”

“各位客官难道不知道灭法国名字的由来?”

顾鸣笑道:“要是知道,还向你打听什么?”

“这倒也是……是这样,咱们国王从两年前开始便立誓要杀足一万个和尚,故而将国名改成了灭法国。”

“杀一万个和尚?这是为何?”

店小二下意识瞟了下四周,随之小声道:“说来话长,不知各位入城时有没有发现,咱们灭法国……真的很穷。”

唐僧忍不住问:“灭法国穷,与和尚有什么关系?”

“关系大了去。”店小二叹了一声:“听说,灭法国以前还是比较富裕的,后来……”

店小二缓缓讲起了缘由。

原来,灭法国以前叫钦法国,无论是国王还是臣民都是比较敬佛的。

长久以往,佛家在钦法国越来越兴盛,堪称是人人向佛。

但时间一长,问题暴露出来了……

因为佛家弟子在钦法国地位相当高,这令得越来越多的人跑去出家。

除了地位高,还有一个好处:不用干活。

甚至,不少触犯了王法的人也跑到寺庙去躲,一旦出家,便说什么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也令得许多人为此而逍遥法外。

无论犯了多大的错,只要一入佛门,便不会被王法追究。

简单来说,在钦法国,佛门成了法外之地。

而且,每间寺庙都拥有大量的良田,但却不用交粮。反倒是,百姓们还要时不时的跑来捐一些香油钱。

时间长了,各间寺庙富的流油,百姓却越来越穷,国家也越来越穷。

有些人穷得过不下去了,干脆也抛妻弃子跑去出家。

如此便形成了一个恶形循环,最兴盛时,钦法国的和尚数量竟然达到了一万多。

但整个钦法国也不过才四五万人。

更有甚者,一些僧人仗着地位横行霸道,连王宫侍卫都不敢招惹他们。

不夸张地说,在当时的钦法国,僧人的地位已然隐隐超越了王权。

新国王上位之后,眼见得国家越来越穷,百姓越来越少,僧人越来越多,王权越来越弱。

一怒之下,决定彻底改变现状。

于是,不顾一众大臣反对,立下了杀一万僧人的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