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75章穿越者的老朋友(2 / 2)


  这是第一次采用优点比缺点多的技术。该轮窑把干燥和焙烧分开进行。砖坯直接进入干燥室,无需晾晒,加快了生产时间,也解决了雨季时生产的困难。

  干燥室是利用焙烧室的余热。这余热是通过专用的送热风道进入干燥室对砖坯进行干燥,干燥后的砖坯再装入轮窑焙烧。该窑干燥室的长短,干燥室的数量,排潮的布局,在穿越前,这些土的不能再土的东西都牛逼地经过cad建模,各项数据准准的,好方便以后大量的复制。

  经过简单测试和推演,发现只有一个毛病,干燥过的砖坯在运装到焙烧室里的过程中,不小心的话,会造成棱角变形。这不算什么,运装时小心点吧。

  砖瓦窑像其它窑一样,统一加盖了大竹棚,铺上芦苇,做简单防雨。窑体上的墙裙都用和上麻刀的白灰薄薄的抹上一层。一吨的白灰用在三座窑体上,可以想象那得多薄。

  前几天大家都夸苏离白刮抹的技术远比江城组长的技术好,又薄又均匀,苏离白没怎么样,仍是飞快的抹着,还把抹刀和抹板敲得更响,不断地示意叶子鸿上料。

  他心想,老子在那面世界抹过多少这样的白灰了,这里可真没有比得过的。

  为苏离白拌灰上料的叶子鸿却骄傲起来,你江组长平常也就靠着力气大,嗓门大在来吓唬人,看吧,比技术你完蛋了吧?

  在开火仪式上,宋士达随便地一投火把,众人随便地鼓了几下掌,完活了。这让不停地走来走去,又是弯腰又是下蹲取景的俩兄弟不太满意。这也太没有组织性和纪律性了吧。

  众人散去后,宋士达接到了河岸观测哨的报告,说上游有渔船正在往河口方向行驶,船上有明人也有土着。没有武装,最多是铁镖枪。

  宋士达本来想不理他们,按计划,他们和热兰遮城不是一样的策略,就是埋头苦干吧。可是哨兵又说了一句,好像还装着竹笼竹筐之类的东西。

  这就吸引了他的兴趣,他立刻说:“为我准备一艘交通艇,我去看看。”

  貌似全河口穿越者里只有他有过和明人打交道的经验吧?

  知道消息后,还有许多人也来了兴趣,都来了七八天了,这个时代的人还没亲眼见过呢,看dv不真实,像是拍戏一样。

  没工的人,他们陆续地跑到河岸去看。计划放松的弊端开始得以显现,竟然有人开始在别人工作时休息了。

  这里怎么能少了苏离白和叶子鸿哥俩?自从船员们上岸后,他俩就被开除出劳动力的行列,而机制炭还没到大发展的时期,所以他俩轻松起来,可以到处走走,帮助维修护理蒸汽机啦,柴油机啦。

  给砖瓦窑做石灰防水,是为了让江城组长这样轻视他们的人看看自己的水平,属于主动帮忙。

  在被发现有摄影天赋后,他们开始东拍拍西照照,生活很不错的说。

  宋士达没着急去上艇,五公里,他们还有一个小时才能到,这还是在顺流而下的条件。

  当初四艘渔船在网鱼时,不时的就能看见明人的小渔船。它们吓得以每小时一节半的高速到处乱跑,让船员们好笑。那时他们为了节省柴油,压低了航速,只是以10节的经济航速行驶,这也比明人们快太多了。当明人看到他们的航速知道跑不了时,一脸绝望的表情让船员们同情。

  一来二去的,明人渔船不再跑了,不过在明人眼里怪异的船也不出动了,只是停在海岸边。明人只敢在远远地眺望一下,甚至有不少船只看到河口的怪异,转头就跑。如山那样大的船,会作为神话传说的种子四处流传。

  穿越者看着雷达上的信号,懒得理他们。

  宋士达想查查基地里现在的存货有多少,天天更新谁也记不牢。他回到木业基地给他准备的临时办公室,打开自己的笔记本,点击存货项目,输入最高等级的密码。这个河口基地里的一切就向他敞开了怀抱。

  机械、设备、能源、电子、金属材料等,他全没看,直接打开了食品专项。在子目录中,他点开了鱼类。嗯,几百吨的干鱼、卤鱼、冰鲜鱼呢。

  接着又点击了粮食,热兰遮城那边早发电报了,说水稻敞开了吃,他们那面都喜欢吃荷兰人搜集的,认为这绿色食品更有米味,不再要带来的精米了。

  不时返航运输的紫川号还给他们送来了糙米,这大米在热兰遮城那边只经过简单加工。宋士达尝过后,点点头,那米确实让他想起了小时候的米味。

  他也没看面粉、食油和调料的子目录直接退出,进入生活用品,点开食盐,食盐变成十吨了,备注中写着是昨天又送来三吨,不过都是大粒盐,是这个时代的产物,应该比不上后世的洗盐。这个,宋士达不关心,他只是想,有了这些东西,可以和那些土着们交换任何商品了吧。

  这时,他的步话机又响了,那条船接近栈桥一公里了,发现了这里的变化,好像有些慌乱。

  宋士达说:“不要去惊动他们,我们上船去迎接他们,客人到家来探望,怎么能不主动迎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