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君子怀璧第47节(2 / 2)


  卫嘉玉拢了下肩上的外袍, 起身推开窗。

  山上夜空格外干净, 冬季星子点点, 缀在空中, 星光下对面光秃秃的树枝上头勾脚坐着一个姑娘。他推开窗时,闻玉正好收起未尽的最后一声鸟鸣, 尾音微微扬起,像是哼了一支欢快的小调。

  他想起在沂山的暗河里, 眼前的人也是这般站在筏子上同他伸过手,像是这山间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精灵。

  “叩叩叩——”坐在树上的女子举起左手, 右手屈起手指在掌心上叩了三下, 挺有礼貌地敲门示意。

  站在窗前的男子哑然失笑,从窗边退开半步, 让开半个身子放她进来。

  闻玉于是一脚踩在树上, 纵身一跃就跳上了他二楼的书窗。

  这间书阁位置不大, 摆设也很简单, 闻玉在屋里转了一圈:“你这几天一直就住在这儿?”

  “嗯。”

  卫嘉玉往火炉里多加了块炭火, 又倒了杯热茶递到她手上, 见她在自己书桌旁的位置上一撩衣摆坐了下来,大有反客为主的架势,好笑道:“你这是要提审犯人?”

  闻玉一抬眼皮,决不同他嬉皮笑脸:“好好说话,我问什么,你便答什么。”

  卫嘉玉低头敛容,可惜抬起头时眼底还是有几分未掩尽的笑意:“大人问吧。”

  “你是什么时候到山上的?”

  “十三天前。”

  “你什么时候知道我在山上的?”

  “也是驱傩那天方才知道。”

  闻玉本是兴师问罪来的,这样一来倒是失了借口,于是她想了一想,又问:“可我到山上快有一个月了,你为什么十三天前才到?”

  说到这个,卫嘉玉便抬眼朝她看了过来,闻玉不知为何叫他看得心虚,紧接着便听他轻轻叹了口气道:“那日你只留下一句口信,路上没有留下任何线索,我只能一路猜测你可能会走的路线追上来,可惜还是几次与你擦肩而过,最后一次得到你的消息已是在静虚山下。山上没有你的消息,我以为你在附近的镇子等我,这才耽搁到了现在。”

  闻玉这才想到金陵城外自己不说一声便扔下他的事情,自知理亏,气势一下便弱了许多,分辩道:“当时情况紧急,也是迫不得已。”

  卫嘉玉掀起眼皮,主动替她翻起旧账:“无妄寺那回我记得你说,即便我是你兄长也不代表我能决定你该知道什么,擅自替你做出决定?”

  闻玉一时语塞,觉得一个人记性太好有时候也实在不是什么好事。

  卫嘉玉说完这些,又好整以暇,主动给她递了台阶:“不过我迟了这么些日子才找到你,也有我的不是,还是应当同你道声歉。”

  “……”

  闻玉从来是吃软不吃硬的性格,从小到大犯起浑来闻朔也拿她没办法,卫嘉玉这个半路出家的哥哥倒是将她拿捏得死死的。

  她轻轻哼了一声,怏怏不乐地靠在椅背上:“我在山上等了你小半个月,你就跟我说这些?”

  卫嘉玉心中一动,有一瞬间差点以为她已看破了他的心意。

  他自然有许多话想对她说,想问她这段时间安好,想说金陵一别他无一日不记挂她的安危,想责怪她不告而别……但等她坐在眼前,却又发现无一句话能说。于是只能颤了下眼睫若无其事地反问道:“你今日气势汹汹地来,又是为了说什么?”

  反观闻玉心思纯净,听他这么一问,张口便说:“我原先一直担心你是不是出了什么事,今日见你平安无事我才放心。”

  她这话说得十分自然,如同一对寻常的兄妹、友人,可他不行。

  卫嘉玉忽然觉得自己狼狈,捏着茶盏的手指用力在杯沿划过,像是一颗心同这杯壁一般叫人烫了一下。他已认清了自己的心意,但情思如藤蔓生长在暗处,扒开血肉想要看一眼漏进来的光,等枝叶当真伸展出去,却又担心被这光线灼伤,忙不迭地躲回暗处,不敢叫人知道。

  于是最后他仍旧别开眼,随口问道:“关于那群追杀你的黑衣人,这一路上你可摸清了他们的底细?”

  闻玉没有察觉他话音间的艰涩,但说起正事下意识坐直了身子:“我只知道那群人的首领叫做宗昭,他手下叫他玄武使。算上他一共二十个人,我跟他们交过几次手,他们的招式和我爹教我的有些相似。”

  她说到这儿,又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他们之前好像还提到过封鸣,这些人似乎都来自同一个地方。”

  卫嘉玉听完这些若有所思,过了许久,闻玉见他起身从书阁的柜子上取出一叠卷宗递给她:“你听说过兰泽山吗?”

  他回山之后除了叫人打探闻玉的下落,也终于有机会动用九流,开始着手调查闻朔的下落。这个世界上,只凭着闻朔这个名字很难查到什么,他来历不明,前二十年的人生如同从石头里蹦出来那样,一片空白。

  可经过这大半年,从沂山到无妄寺再到绕山帮,这些人都和他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卫嘉玉终于从中挑出了一根极不起眼的线头,从那些早已被人遗忘的故纸堆里,翻出了一个看似与他毫无关系的故事。

  闻玉在他目光示意下,打开了手里的卷宗。

  卷宗纸墨尚新,上面所记载的内容显然是叫人重新整理出来的。那上面记载了一桩二十多年前发生在东海之滨的旧事。

  传闻东海之滨的某个小渔村里,曾有渔民出海打渔半路遇见了风暴。他在海上失踪半年,就当所有人以为他已经遭遇海难去世的时候,有一天清晨他却坐着一艘崭新的渔船从海上回来了。

  据他所说,他在海上漂流几天,最后来到了一座海外仙山,那山名叫兰泽。山上到处都是奇珍异兽,也有许多他不曾见过的奇花异草。山中的百姓热情好客,听说他是因为风暴漂流到这岛上来的,于是善意地接待了他,临别前还送了他不少财物。

  其他人听完他的经历,原以为他只是吹牛,没想到此人当真拿出了一盒硕大的珍珠,叫人啧啧称奇。

  这个消息很快就在当地传遍了,人人都想去兰泽寻找宝物,但是没有人知道兰泽在哪儿。渐渐的,兰泽便成为了一座海上的仙山,只存在于众人的口口相传之中。

  多年后的某一天,突然出现一个自称兰泽来的人。他声称自己因为变化多端的天气迷失在了海上,因此流落至此。若是有人愿意造船送自己出海,回山之后必有重金酬谢。

  不少人对兰泽山早有耳闻,在其他人还在为此人的来历而持观望的态度时,有一群人已经收拾好行囊,准备了大船,跟着此人重新出海。

  几个月后,那群人回到岸上,果真带回了不少金银珠宝。

  他们声称自己到了兰泽,那地方果真是个神仙仙境,山中的男女个个俊美无俦,仿若仙人。山中遍地都是珍珠,奇珍异宝数不胜数。

  这些从海上回来的人,用带回的金银珠宝又一次激起了人们寻找仙山的热情。许多人请他们到家中做客,将他们奉为座上之宾,不厌其烦地听他们说起在海上发生的事情。

  于是一传十十传百,原本还坐得住的人,这下也坐不住了。此事传到中原,不少名门贵族,江湖门派邀请他们前去,一番热情款待之后,提出想要请他们带路前往海上寻找仙山。

  这群人痛快答应下来,可是仙山难寻,海上天气变幻莫测,要去的人数众多,要准备的东西也就比先前多了许多。

  这样准备大半年后,一行人终于浩浩荡荡的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