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50节(2 / 2)

  李秀琴倒是没觉得贵,她仔细看了看这衣服,本来想买一身母女装,但她发现穿在她身上好像太亮了。不太合适。

  李秀琴便要了一款墨绿织金缎子,也不要兔毛,配上月白抹胸长裙,一样好看。

  两样加一块,一共是二十六吊钱。

  李秀琴给大丫二丫也各买了一身做客衣服,正适合这个年纪穿的粉色抹胸,外面罩着青色外衫。

  买完又去金店,买了金饰。

  林晓不喜欢头上戴太多金饰。因为金饰太重,需要将头发扎得很紧,很不舒服。

  李秀琴只能给她买了一对耳坠和金项圈。头上只有一个金钿可以插入中间。

  她自己则买了一套金累丝寿福禄花头面。

  她还特地从胭脂水粉铺面定了梳妆娘子帮她梳妆。

  她可以自己化妆,但是这古代发饰,她许多都不会梳。

  回了家,刘翠花看到李秀琴给女儿买了两身新衣,心疼钱,有些不是滋味儿。

  林福全见媳妇肉疼,便宽慰她,“没事儿,等咱们今年卖猪赚到钱,可以给晓晓也买一套。咱大闺女还有两年就出门子了,现如今家里日子过得好了,也确实该给她添件新衣服。”

  刘翠花抿了抿嘴,“可这也太贵了吧?我刚问过大丫,她那身衣服要四吊钱。二丫那身要三吊二钱。两样加一块就是七吊二钱,都够买一亩地了。”

  她还想说二弟妹给女儿和自己光买金饰就花了两百两银子,真够烧钱的。去赴大户人家的宴,也没必要花这么多啊。

  可她到底不敢说,毕竟花的也不是她的钱。而且二弟妹也压根不听她的。

  刘翠花肉疼钱,林福全却想得多一些,“既然二丫有了新衣裳,不如让她跟弟妹一块去吧?兴许有人家能看上咱家二丫呢?”

  大闺女定了好人家,他当然也想让二闺女嫁个好人家。可是他也不认识什么人。

  刘翠花眼睛一亮,“啊?真的能行吗?”

  这可是她想都不敢想的事。那些大户人家可比马地主家有钱多了。

  马地主家只有五百亩地,根本够不上县城上层圈子。

  “你问问呗。要是不行就算了。左右二丫还小,现在也不急着说亲。”

  刘翠花还真被男人说心动了,随即就到灶房炸了两盘鸡蛋泡泡。

  晓晓最爱吃她炸的鸡蛋泡泡,每次都能吃十几个。

  这鸡蛋泡泡做法也简单。细面里打三个鸡蛋,然后加入泡好的面剂子,加温水和盐搅拌,直至搅成面糊,醒面两刻钟。

  锅里放油烧至七八成热,一手一根筷子夹一点面糊放锅里炸至金黄。吃进嘴里,又脆又香,算是此地的特色美食。

  炸好后,刘翠花趁热端去林满堂家。

  李秀琴正在屋里试衣服,听到大嫂来了,立刻放下东西,出去接待。

  林晓乖乖叫人,刘翠花将鸡蛋泡泡端给她,“快吃吧。刚炸好的。”

  林晓道了谢,范寡妇取来一双筷子。

  见得吃得欢,刘翠花这才开始讲明来意,“弟妹啊?你去人家做客能不能将二丫也带上啊?”

  李秀琴愣了下,很快明白大嫂的真实意图,“成啊。到时候就让二丫跟着一块去吧。”

  刘翠花喜得眉开眼笑。

  到了坐客那天,梳妆娘子早早过来梳妆。

  李秀琴忍着头皮发麻,由着梳妆娘子为她梳上这时候比较流行的朝天髻。

  真的,她以前看那些演员说头饰有多疼,她当时根本想象不到,可现在她知道,这头饰是真的疼。这份疼已经超过她对美的追求。也不知那些大户人家的女眷是怎么忍受这份辛苦的。

  林晓受不住疼,梳妆娘子一碰,她就喊疼。

  到最后梳妆娘子都没辙了。人家是乡君,她也不敢造次,只能看着李秀琴,等对方拿主意。

  李秀琴问梳妆娘子,“那些大户人家的姑娘都梳什么头?”

  “她这个年纪梳双丫髻、双螺髻、垂挂髻都行。只是需要后面垂下些头发。”

  在古代,没有成婚的姑娘一定要将头发垂下来一部分。成了亲,才会将头发全部挽起来。

  李秀琴想了下,“就弄成垂挂髻吧,她头发太厚,弄这个应该好看。”

  梳妆娘子也适时恭维,“奶奶说的是。广德乡君头发又黑又密,梳这个发髻最好看。只是她会嚷疼。”

  李秀琴只能嘱咐她,“她只戴一个金钿,你给她梳得松一些就成。”

  梳妆娘子一怔,啊?居然只戴一个金钿?也太寒碜了吧?

  林晓点头,“对,要梳松一点。”

  给林晓梳完头发,梳妆娘子又给二丫也梳了一个,她头发不多,就给她梳了双螺髻。李秀琴在她两个小螺边上各夹了一个天青色绢花。

  梳完后,李秀琴也上好了梳。

  她没用粉,只画了眉毛和口红,整个人显得清爽又精神。

  二丫瞧着却像换了个人,“二婶也太好看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