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分卷(49)(2 / 2)


  严璟微微垂眸,突然抬手将身上的披风解开,在越过这木车的最后一刻,将那披风扔了上去。却是连头都没再回一下。

  安静地行在他身边的崔嵬没有说话,却是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看见那老妪捡起披风愣了愣,有些茫然地朝着四周看了看,最后盖在了怀里的婴孩身上。

  这是今日的第几伙了?严璟突然开口,让崔嵬收回了视线,微微茫然地看了他一眼,而后才明白他在问什么,这才回道,第四,或者第五吧?

  战机刻不容缓,拿下洛州城之后,大军只是短暂地休整了一番,便继续向南前行,一路往都城进发。一路所见的,除了逐渐迸发的春意,还有的便是如方才那一家一般,拖家带口地逃难的百姓。

  若不是迫不得已,谁又愿远离自己的故土?这天下的百姓,又有几个会在意这短短数月万里河山到底易了多少手,他们想要的不过是一家人吃饱穿暖,平平安安地活着而已,只是就这种小小的心愿,在这种时候也已很难以实现。

  先是永初帝驾崩,严琮掌握朝权,他倒不至于故意苛待,只是为了应对接下来的战事,便纵了手下的兵士四处征兵征粮,都城周边的百姓已是苦不堪言,却没想到,这只是一个开始,没过多久,陈启率西南军联手南越大军打入都城。

  西南军或许还有所顾忌,早就觊觎中原富庶的南越人却没有放过都城周边的百姓,在他们眼里从未把大魏的子民当成过与自己一样的人,无人阻拦便变本加厉地欺辱与屠戮。

  西北戍军一路往都城而来,先后路过了两个被屠村的村落。严璟到现在都记得那些腐烂了的尸首,残破的屋舍,亦或是被焚烧后残存的白骨。

  因此,他能够理解,这些在南越人手里捡了一条命的百姓们,在眼看战事又来临之前,带着所珍重的一切逃离故土需要付出多大的勇气。

  毕竟没有什么比活着更重要了。

  严璟发出一声极轻的叹息,很快就被吹散在风里,他缓缓地松开了从方才就一直紧紧握着的缰绳,看了一眼自己被勒红的手掌,低低问道:阿嵬,你说,在这些百姓眼里,这样的江山,这样的国,是不是亡了更好?

  崔嵬呼吸一滞,良久,才轻轻道:璟哥,这不是你的错。

  或许过去不是,严璟缓声道,但那一日,我在群臣面前受了我父皇的旨意,便是受了这天下万民,此后他们背井离乡,流离失所,他们被人欺辱,惨遭杀害,便都是我的错。说到这儿,他轻轻摇了摇头,可是,摊上我这么个废物,又有什么办法呢?我除了那道在别人眼里毫无用处的遗旨能表明一点不同的身份,实际上不也是家破人亡、背井离乡吗?

  他无数次地想要逃离,但是到底,那座威严的皇城,那座富庶的都城,便是他的故土。几个月以前,他身上沾染着母妃的鲜血,怀里抱着幼小的严玏,狼狈不已地从那里逃了出来。他曾绝望的想过,他们兄弟二人孤立无援,崔嵬生死未知,是不是此生,自己都再也没有机会回到这里来了?

  却不曾料想,不过是几个月之后,他居然就带着数万大军,与崔嵬一起,又回到了这里。而这一次,他换了新的身份,也背负着前所未有的使命。他要回到自己的故土,有朝一日,也总会让这一路上仓皇逃走的百姓们,重回故土。

  他抬手,摸了摸自己的腰间的长剑,再抬眼,刚好转过了一个路口,一眼就看见了路尽头耸立着一座高大的城门。严璟微垂视线,漫不经心地替不知何时停下的马顺了顺马鬃,而后轻轻道:阿嵬,我们回来了。

  这里是严璟的故土,又何尝不是崔嵬的,还有他们身后那数万将士里,又有多少人的妻儿老小也在这城中,原本有序前行的队伍缓缓地停了下来,许多人都将视线望了过去,那里就是他们这一路跋涉而来的目的,也是他们这一路搁置在心底的牵挂。

  崔嵬的眸光微微闪烁,那双总是明亮的眼底闪着莫名的情绪:既然回来了,那便打个招呼吧。说着,他缓缓地抬起右手,朝着身后的士兵做了个手势,下一刻,战鼓声震天,就好似从四面八方响起,将整个都城牢牢地锁在其中。

  都城的城门依旧紧闭,毕竟洛州城失守的消息早就应该传了过来,陈启哪怕再自负,都不可能不做防备。果然,下一刻,原本看似空无一人的城墙之上便出现了无数的□□手,个个手持长弓,弓上架着利箭,直指向城下的西北戍军,跟着,一个身穿赤黄色天子常服的中年男人在几个随从的簇拥之下,出现在城墙之上。

  崔嵬与严璟对视了一眼,握着马缰的手紧了紧,而后握到了腰间的剑柄之上,严璟看了他一眼,轻轻摇了摇头,竟朝他露出了一个安抚般的笑,而后才抬起头,看向城墙上那道明晃晃的身影。眼熟的赤黄色的衣袍让严璟的眼底泛出了一道血红色,但他最终只是勾了下唇,露出了一抹极淡的笑:看来这位就是康王了。

  陈启居高临下地看着城下的西北戍军,被这大军围城,面上居然也没有窘迫或者畏惧,反而漫不经心地转了转视线,最后从严璟面上转到崔嵬面上:嗯,宣平侯果然命大,在北凉没死成也就算了,这一路征战,居然也能安然无恙,竟是连一点伤都没受,看来你们崔家的人,确实是天生的将军,就是便宜了严家。虽然这不是我期待的结果,但,阿峤看到你,倒是应该很高兴。

  听见崔峤的名字,崔嵬的马仿佛不受控一般向前走了两步,崔嵬咬紧了牙关,用力地勒紧了缰绳,不知是为了控制身下的骏马,还是控制自己,他听见自己的声音冰冷地传了出来:我阿姐,现在在哪儿?

  陈启看着他,轻轻地歪了歪头,而后朝着身后看了一眼:既然你想见,那便让你见见喽,谁让我心悦你阿姐,满心只希望她好呢。

  第八十一章

  北风依旧,毫无止歇之意, 将城上城下的战旗吹的猎猎作响, 让原本就僵持的局势又平添了几分紧张之意。但崔嵬却毫无察觉, 他的视线一直落在城墙上,紧紧地锁在那个慢慢走到近前的纤瘦身影。

  就好像所有的声音都被从脑海里抽离, 崔嵬目不转睛地看着崔峤, 下意识地想到, 他跟阿姐,有多久未见了呢?

  上一次见面, 正是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的时候, 他在都城收了信,说是阿姐怀了身孕,便兴冲冲地赶回都城为她庆生。细细算起来,也不到一年的时间,却已是天下大乱,幸好严玏跟着严璟幸免于难, 而他阿姐却独自一人被困在这都城数月。

  崔嵬不敢想象, 对他阿姐来说, 这几个月的时间会是如何的漫长。夫君驾崩, 幼子别离, 过去的尊贵与繁华全部化为乌有, 留给她的只有满殿的寂寥, 还有挥之不去地悲伤。

  但他阿姐究竟不是常人, 哪怕是到了这种时候,唇边也依旧挂着浅淡的微笑,目光望过来的时候,崔嵬甚至能清楚地感受到那眼底的温柔,他张了张嘴,喃喃唤道:阿姐

  崔峤的目光从万军之中缓缓地掠过,在触及到严璟的视线时,轻轻地点了点头,最后才转到了崔嵬身上,笑着开口:北凉的事我都听说了,阿嵬,你做的很好。爹爹若是泉下有知,听说你化解了北凉的隐患,一定会十分高兴。

  崔嵬微咬下唇,而后听见自己问道:那阿姐你高兴吗?

  我自然是高兴的,崔峤的声音十分温柔,仿佛随时会被吹散在风中,她唇角微微向上翘了翘,但是我最高兴的,是我们阿嵬能够平平安安的回来。

  阿姐崔嵬眼圈已是情不自禁地红了,他用力地闭了闭眼,才又回道,我不仅平安的回来了,也会平安地救出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