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64节(1 / 2)





  便是他读书破万卷,小有名气 ,更是何硕看中的,却也不得不更加佩服柳爻卿。

  卿哥儿那样的能耐,整治小小的山头算什么,他若是肯,怕是能把天下整治的翻天地覆。这样的认知让梁松子好几天没睡好觉,总觉得柳爻卿叫他来上谷村,肯定有什么用意。

  偏偏连续几天柳爻卿都忙的不见人影,连带着哲子哥也没露面,梁松子整天抓耳挠腮的。

  好容易柳爻卿闲下来了,再见梁松子,却见他没睡好觉的样子。

  “你这是咋了?”柳爻卿诧异,“今年的猕猴桃都收了,我准备让你帮我卖点猕猴桃,得来的银子我一文不要,却要在村里建个学堂。”

  “啊?”难道不是让我去冲锋陷阵,帮你做牛做马?

  梁松子早就脑补了许多,觉得柳爻卿能耐,心机手段都不差,更是把手下收服的服服帖帖的,而且山上还有那么多好东西,他是愿意跟着柳爻卿的。

  更别说哲子哥应该大有来头。

  “帮我卖猕猴桃,不过我有要求,买猕猴桃的必须是读书人才行。”柳爻卿早就想好了的,他要首先跟天下读书人交好。

  第96章 又说亲

  上谷村又传出消息,是卿哥儿亲自发的话:“送出一批猕猴桃,但不是什么人都能买,需得读书人才行。法子也简单,只要有四位以上读书人证明,你是读书人,那便可以买猕猴桃,数量不是很多,但也绝对不少。”

  “会不会有人觉得卿哥儿是沽名钓誉之辈?”

  有人担心柳爻卿这般做,会得罪人。

  “嘿,你是不是傻了?卿哥儿是什么人?他酿出神仙酿的时候,可是谁都卖了?不是吧,那他得罪人了么?西红柿种出来的时候,咱们这些路远的吃到了么?怕是见都没见到,即便是后来有了西红柿酱,也不是谁都能买到的。”

  “可往前卿哥儿也没说只卖给谁。神仙酿和桃儿酿卖给病人那个不算,救命的,已经不再是单纯的买卖。”

  “确实不一样。不过卿哥儿本来没打算卖这些猕猴桃。你可知道为何?那是因为卿哥儿觉得上谷村没有学堂,念书的孩子们太少,心疼他们,才特地拿出猕猴桃,卖了的银钱他自个儿是一文钱都不要的。这叫读书人花钱做事给读书人方便,知道不?”

  那人摇头晃脑的说着,渐行渐远,声音却还能传来。

  “这跟商贾出钱铺路一个样儿……只不过卿哥儿看中的不是银钱,而是学问而已。孰高孰低,一眼便能看出来啊……”

  要说柳爻卿建学堂沽名钓誉,可人家一没有图银钱,二没有把手伸到别的地方,只是顾着上谷村而已。

  就只是这样,旁人还能说什么?

  便是有人坚持着说,也会被众人喷地体无完肤。

  带头说话的是个读书人,跟梁松子为莫逆之交。那些话也是梁松子写信叮嘱的,三言两语说出来,便叫旁人哑口无言。

  再有不依不挠者,定然是别有用心,信中梁松子言明,只管暗中寻找杜家人,告之即可。

  “卿哥儿想好了学堂如何建了么?”哲子哥拿着铲子,前面是可以移动的火炉,里面烧着木头,上面坐着一口小锅,里头咕噜噜几个小小的土豆正在不停滚动。

  这些土豆是早就蒸熟的,剥了皮,又放到锅里炒,金黄金黄的再拿出来,撒上调料,十分好吃。

  柳爻卿早晨的时候提了一句,这会子闲着,哲子哥就开始亲手做了。

  “就在山下,那地方不是有一片田地么,回头用银钱买下来。”柳爻卿笑了笑,压低声音道:“我也不是没有私心。那片地跟咱们家的地连着,要是有什么事容易牵扯不清楚,往后咱们家的地跟村里的地稍微分开一些,也容易管理。”

  两个人靠的近,柳爻卿几乎趴在哲子哥身上,他只觉得耳朵痒痒的,侧着脸肯定能亲到卿哥儿哩。

  “恩。”哲子哥没故意亲,因为土豆炒的差不多了。

  金黄金黄,圆滚滚的土豆摆在盘子里,外面酥脆里面软糯,就是有点儿烫。

  端着土豆,柳爻卿拉上哲子哥,再叫上梁松子,一块儿来到榨油作坊。

  憨大他们今天没干活,都养精蓄锐,预备给花生榨油。这个比豆子榨油容易的多,而且出油更多。炸完的花生,里面其实还有一些油,吃起来香,而且一点都不腻,尤其是切成小块煮粥,味道香的能让人把舌头咽下去。

  亲眼瞧见这些汉子们嘿哟嘿哟的干活,榨油的工具梁松子早就看过。现如今许多村子里都有或大或小的榨油作坊,里头的工具都是一模一样的。

  “花生也能榨油?”刚说完梁松子就闭了嘴。

  这个根本不用问,吃就能吃出来 ,豆子几乎尝不出油来,但花生却能明显尝到。

  “你看咋样?”柳爻卿问。

  梁松子不太明白他的意思。

  柳爻卿也没想着让梁松子说什么,他继续说:“花生是好东西,如果能利用好,不但能榨油,还能当口粮吃,更可以做出许多可口乃保存的点心,若是喂鸡,能让鸡长得快长得嫩。”

  “若是种花生多一些,倒是比黍子好得多。”哲子哥淡淡道。

  梁松子这才恍然大悟。

  “这个还得慢慢来,不急,不过终归得靠你们读书人。”柳爻卿大大方方地说道。

  花生得是肥地才行,而且极为浇灌,捞了旱了都不成,影响产量,而且很容易死秧。所以上谷村大部分人家都有种花生,却不会种许多,只是当稀罕吃食种一点儿,旁的地都种黍子,这个是粗粮,做口粮才足够一家人嚼用。

  以前没有玉米和土豆,黍子是得种许多,要不没得吃饿肚子,那谁能受得了?

  可现在有了玉米和土豆,家家户户都不缺那点口粮,但还是有许多人家都种了黍子,约莫是为了交税,也是穷怕了饿怕了。

  今儿个柳爻卿带着梁松子看了榨花生油,还跟他说了那么些话,看似随意,其实别有用心。

  到底是读书人,梁松子当时没反应过来,回去歇息一晚上终于是恍然大悟。他蹲在自个儿屋中喃喃自语道:“卿哥儿这胸襟和见识,我自愧不如!”

  再见到柳爻卿,梁松子感觉又是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