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重生之哥儿种田记第67节(1 / 2)





  “谁做工不是当牛当马,还得担心工钱不给,哪有卿哥儿这么好的。”

  “是因为那是卿哥儿姑姑家的孩子吧?”

  “当然不是。卿哥儿那里还有好几个乞丐,当初是卿哥儿家的长工,现在卿哥儿却帮他们落了户口,今年还给交了税。怎么会因为亲戚才偏袒……”

  “那是因为他们都在山上做工啊。”

  几个人闲聊着,他们不知道王良才是什么人,却都觉得在山上做工真好,人生大事都用不着担惊受怕,自有卿哥儿帮忙操心。

  若是遇上这样好的东家,怕是得掏心掏肺跟着做工一辈子吧?

  书生们也听了这个消息,有些自愧不如,有些却觉得柳爻卿坏了规矩。

  自古以来,长工、短工,人口买卖,都是天经地义的。柳爻卿却叫乞丐落户,叫他们变成正经的农户,这算什么?坏了规矩。

  但书生们也就是说说而已,真正触动心弦的,是官老爷们。

  消息风一样传到京城,再拐弯抹角的传到皇帝耳中。

  此时皇帝还在孵猕猴桃,他偷偷把猕猴桃送到冰库存着,想吃的时候才拿出来慢慢孵,做的人不知鬼不觉,所以现在还有猕猴桃吃。

  整个京城,怕是也只有皇帝如此惬意的。

  第100章 来人啦

  上谷村的事情传出来,说的是苏七他们的户口。

  很多人都私底下讨论这个事儿,大家世族,哪家没有成群的仆役,大部分都是卖身的,长工少,短工更少。

  毕竟哪家没个腌渍事儿,只有拿着卖身契的下人才能放心用。

  “要是下人都学着他们闹着要户口怎么办?或者说跟主人家离了心又如何?”

  为奴为婢哪能比得上自由,尤其是上谷村山上苏七那种极有好差事又自由的孩子们。不怕不认命,就怕比较。

  “拿着卖身契,他们没得胆子闹。可是如果有一个闹的,别个知道了怕是也得闹,再者,往后如何往家里买仆役?”

  担忧者众多,大家凑到一起 ,都准备听听皇帝的意见。

  皇帝听见了,却没有思考多久便道:“天底下,也只有卿哥儿可以啊。”

  这话叫听到的人都安了心,再经由杜家加工,委婉的传给杜县令,杜县令再进行加工,更加委婉的叫人捎信去上谷村,最后到了柳爻卿手中。

  “这个话啊,也就皇帝陛下能说,别人可都不能说。”柳爻卿失笑着摇头,“我只是懒得计较而已,玉米、土豆,神仙酿、桃儿酿、西红柿、黄瓜 ,还有草莓,难道这么些东西还换不来苏七几个小孩子的身份?那些人怕是本末倒置了。”

  哲子哥听到了没说啥,转身却写了信送去上南县。

  信到皇帝手里,看着文字中凌厉的气势,当即叫来心腹太监高调传旨:去上谷村。

  见着皇帝动静的都有些懵,继而又反应过来,豆油是卿哥儿献出来的,怕是又要赏赐了吧?却又有人得了皇帝的话,说是卿哥儿功劳大如天,便是再给苏八苏一百什么的落户也不算什么的。

  此话一出,京中的达官贵人都是一个机灵。

  确实啊,人家卿哥儿那些功劳一个巴掌数不过来,人家也没要一官半职,更没有来京城兴风作浪,甚至都不面圣,只是在上谷村种种地,给苏七几个小孩落户怎么了?

  要是他们自个儿也有这么大的功劳,那得怎样?恐怕得捅破天吧。至少也得把玉米、土豆藏着掖着,默默发展壮大,神仙酿也不能拿出来,还有桃儿酿,西红柿也是好东西,还有草莓……想着想着,便能想出一身冷汗。

  跟卿哥儿对比一下,高低立现。

  伴随着这样的风言风语,和明白人的战战兢兢,读书人们总算是选出代表,喜滋滋的到了上南县。杜县令亲自带人接到县衙见了一面,又勉励一番,这才亲自派人送来上谷村。

  村外的土路瞧着跟别处没有什么不同,只是行商、脚夫,马车等等多了一些。

  哒哒哒,花马熟门熟路的跑在土路上,耳朵轻轻晃了晃,听着马车上主人的说话声,虽然它听不懂。

  “我也去上谷村找卿哥儿。”高富贵瞧着像个文弱书生,却比以前强的多,好得能自由出来走动,头上偶尔的华发也变黑了。

  “我们都是,好巧。”读书人有的坐马车,有的骑马,都乐呵呵的。

  “好巧、好巧。”高富贵也乐呵呵道。

  花马畅通无阻的进村,熟门熟路的拐弯进了胡同,身后的书生们也紧跟上来。

  前头的大门比以前更破了,不知道怎么的有个洞,也没修补,此时有风呜呜的吹进去。花马在门口停下,打了个响鼻。

  “谁啊!”小宝听着马儿的声音,飞奔出来,一脚踢开门,气喘吁吁的往外看。

  才这么点路,小宝就要大喘气了。

  “哎呀,走错了、走错了。”高富贵掀开帘子看了眼,赶忙歉意道,“这里是卿哥儿以前的家,现在不住这边,都住在山上。”

  赶忙驱赶着花马拐弯,离开这个狭窄的,还有杂草没有拔的胡同。

  有书生问:“我方才看到个孩子,是谁呀?”

  “那是卿哥儿大伯家的孩子,年纪跟卿哥儿差不多呢,是个小汉子,从小受尽宠爱的。”高富贵对柳家的事情知道的比旁人知道的多,此时便挑拣着说了。

  “柳老头当真糊涂,卿哥儿那般能耐……”

  “话可不能这么说,”有书生摇头晃脑道,“柳老头若是早知道卿哥儿那般能耐,从小便讨好他,结果定然还是一样。人心啊……”

  周围的人都是若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