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59节(2 / 2)

  孟建看着妻子,直摇头,妇人之见,朽木不可雕也,想起自己还从来没送过什么中秋节礼给程氏,赶紧转开了眼。

  九娘接过楠木盒子,程氏却逼着她打开来让众人也见见世面,文思院的奇巧玩意天下闻名,再说能经张相公的手送来,也不是什么闺房之中见不得人的东西。

  九娘无奈摇着头将盒子轻轻启了一条缝,愣了愣,大大方方地打了开来。

  程氏啊呀一声,噗通又一屁股坐了回去,满脸失望之情。

  竟然只是两个黄胖而已?弄得这么费劲声势浩大的做什么……

  舱内琉璃灯各色花灯高悬,灯光投射在两个憨态可掬的黄胖身上,九娘却挪不开眼,鼻子直发酸。

  不同于儿时收到的那十二个黄胖,这两个黄胖都身穿蓝衣,十足是赵栩和九娘两个人的模样,腰间各佩了一剑。九娘却一眼看出这两身蓝衣乃是成亲是民间新郎新娘所穿的礼服,只是花纹颇暗,不留心想不到那处去。

  张子厚却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更不明白为何要他来送这两个黄胖,但是皇命不可违,而他也求之不得能再见到她,见她目不转睛地看着手中盒子里,心里又甜又酸又苦,可不论怎样,她高兴就好。

  因张子厚来到,便又上了新茶、果子点心,另外又蒸了十几只通红的大螃蟹,红泥炉子热了临安黄酒送了上来。张子厚是福建人,也不见外,爽快地挽起袖子,拿起那银制的蟹八件,挑了一只膏满的雌蟹干净利落地剔好,那蟹壳还原却又是一只完好无损的螃蟹。张子厚在龙井茶里净了手,放下宽袖,却把碟子送到九娘案前。

  九娘一怔,转过头来。张子厚笑道:“奉陛下谕旨,臣要照顾好娘子。”

  孟建和程氏面面相觑,皇帝下旨让宰相收拾螃蟹?

  九娘斟了两杯热酒,递给张子厚一杯:“有劳季甫,还请一直照顾下去。”

  张子厚接过酒杯,却洒出少许,他宽袖遮面一饮而尽。

  两岸蛙唱,秋蝉早已谢了,少许萤火点点流星,画舫斜转船头,入了撷芳园芙蓉池内。九娘靠在船首,想到昔日芙蓉池边芙蓉树下那张艳压芙蓉的少年容颜,悠悠地出了神。

  忽然她的心跳不受控制地加快起来。芙蓉池的那头,一个修长身影提着一盏玉兔走马宫灯,静立湖边,正看着画舫上的她。

  作者有话要说:  小剧场

  跑了这么多天的砖,玉呢?

  等卧虎藏龙的读者来一段。

  坚持日更是值得表扬的,我想看到你们的留言哦。么么哒。

  第329章

  第三百二十九章

  画舫体量甚大, 泊不到芙蓉池的浅岸, 过了池心,船首微转, 停在了芙蓉林东侧, 搭了木桥。芙蓉林边灯火通明,婆子和侍女们云集,肩舆都已备了多时,只等老夫人妇人小娘子们下了船, 便上撷芳园后头的凉亭上去继续赏月。

  九娘鼻尖冒出了细微的汗,她一等画舫靠岸, 便匆匆和六娘嘀咕了两句,提起裙裾飞奔下楼。

  岸边的人来不及反应, 眼睁睁看着这位如珍似宝的九娘子飞一般的下了船, 提着一盏宫灯,没入了芙蓉林, 身后跟着匆匆追赶她的玉簪还有两位侍女。

  芙蓉林里浅草已被夜露浸湿, 奔了几步九娘的绣鞋就湿了, 裙裾边缘也颜色转深。玉簪只觉得林中潮寒,急忙喊道:“九娘子慢些, 林子里黑, 等奴来提灯笼。”

  前头奔跑的九娘却骤然停下了脚, 喘着气,仰着头,只有手上的宫灯不断摇晃, 一团光晕将旁边的芙蓉树映照得忽明忽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