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绝黛第40节(1 / 2)





  李茂新立刻抖落起来,派头捏得十足,袍子一抖,旋身坐在一只榆木灯挂椅上,还要招呼苏长青,“来来来,一道坐,一道喝茶看美人换新衣。”

  苏长青总算露出一丝轻松笑意,顺势坐在李茂新右手边,两人之间只隔一张榆木茶几。

  老板娘去侧屋拢了拢头发,鸟窝只剩半个。她拎着茶壶,亲自为李茂新上茶,“少庄主去哪潇洒?怎的好几个月没见您出来逛,我这心里呀……还怪想念的。”

  “啧啧啧。”李茂新抿一口热茶,举止浮夸,“去京里办点事,哎……没法子,男人嘛,总是得东奔西跑的,不过想我的不止你一个吧,我看这条街的姑娘没有一个不念着小爷我的,黏糊得呀……我老长时间都不敢上街……”

  他本欲再说,一不小心瞥见柳黛脸色,当下便收住吹牛的劲头,抬手往柳黛身上一指,“来来来,老板娘,赶紧拿出你店里最好的货色,务必招待好我这位贵人。”

  “少庄主发话,那是自然。”老板娘挤出满脸笑,仿佛一只肥大的枯叶蝶扑扇着翅膀向柳黛扑来,开始扯着嗓子介绍她店里头花里胡哨的绸缎绫罗。

  柳黛却像聋了似的,能过滤掉耳边聒噪。

  她从满屋子五颜六色的衣裳里挑出一件素白水田衣,再找一件月华色襦裙,便挑起门帘往内房去。

  李茂新忙给老板娘使个眼色,压低声音说:“赶紧去伺候,贵人脾气大得很,你机灵点,免得被她——”

  他一手在上,一手在下,做个上下两端拧脖子的手势,把老板娘吓白了脸,摸着脖子摇摇晃晃走到帘子后面。

  李茂新恶作剧得逞,端起茶杯来一阵偷笑。

  苏长青淡淡道:“进了山庄如何解释,你想清楚没有?”

  闻言,李茂新终于有几分正行,肃着一张脸答:“照实说吧。京城里出了这样大的事,长辈们迟早能听见风声,你我只说京城太乱,而你身上领了差事,若不抓紧时间出城,再耽搁下去恐要误事,至于我么……自然是长青到哪我到哪,立誓要追随你到天涯海角…………”

  正说到此,门帘一动,一双纤长素白的手将靛蓝色粗布帘子挑起,露出随步摇曳的裙摆,仿若一朵雪白的莲,开在纷纷扰扰凡尘俗世间,格格不入,却又美得突兀,一个轻颤,都抓紧了旁人的心,抓得人心中怦怦乱跳。

  李茂新放下搭上的二郎腿,身子往前探,几乎要弯下腰仰头去看帘子后头遮住的那半张脸。

  连苏长青也觉着呼吸困难,仿佛被人捏住咽喉。他分明不想去紧盯住帘子后头的人,却又无论如何挪不开眼。

  他已然身不由己,不能自控。

  终于,柳黛自帘后走出,在场所有人似乎都松了一口气。

  老板娘跟在她身后,一句“天仙下凡”,再接一句“人间绝色”,夸得天花乱坠。

  柳黛一身素白,发顶只一支银簪,却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苏长青思索许久,也无法找到一句诗、一阕词能准确地形容他眼前这幅画卷。

  最终只剩“白衣乌发”四个字浮现眼前,极致的简单里,透出极致的艳,再是寡欲的僧侣也抵御不住。

  李茂新抚掌大笑,“怪不得怪不得,怪不得世人都说要想俏一身孝呢。怎么早不见你这么打扮,若是让闻人瞧见了,恐怕这辈子都不再与你吵嘴,恨不能将你日日供奉起来才好。”

  他绕着柳黛走上一圈,又装起文人骚客,开始摇头晃脑地念起诗来,“纤纤软玉削春葱,长在香罗翠袖中。美哉美哉,世所罕见。”

  老板娘立马竖着大拇指附和,“这是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又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两人马屁一个接一个,只可惜柳黛脸上始终没有半点笑意,她回过头,冰冷的目光扫过他二人,淡淡道:“再吵,拔了你俩的舌头。”

  老板娘拿双手捂住嘴,表示自己绝不再开口。

  李茂新悻悻然回到原座,口中念叨两句,却只有嘴唇动了动,不敢出声。

  只有苏长青皱着眉,一脸凝重地看着柳黛,“柳姑娘……你为何要装扮成如此模样?”

  嗯?不是挺好看的么?李茂新抬头望向苏长青,心中好奇,却又不敢发问,实在憋得难受。

  柳黛冷冷盯住李茂新,盯得他不住地往后缩,不晓得自己又做错什么将她惹得杀气四溢,仿佛随时要扑过来一巴掌拍死他。

  柳黛说:“今日十月二十三,是我娘忌日。”

  李茂新愣在当场,更不敢说话。

  苏长青望着柳黛,眼睛里全是怜悯。

  柳黛却说:“苏长青,我动动手指就能捏死你。”

  苏长青道:“这个我知道。”

  “所以……不必你可怜我,你没资格。”恐吓玩苏长青,她又转移到已经是畏畏缩缩的李茂新身上,“你也一样,再敢对着我念诗,我先卸掉你两只胳膊。”

  李茂新用力摇头,摇得脑袋嗡嗡响。

  不敢不敢,坚决不敢。他偷偷躲在心里说。

  第53章 普华山庄53 她倒要看看,李晋坤要为……

  普华山庄 53

  一行三人, 柳黛在前,她只专注于眼前修得平整堂皇的大路,走起路来心无旁骛。

  李茂新与苏长青落在后头, 苏长青照旧当他的闷葫芦,李茂新三翻四次想找苏长青搭话,但都忌惮于“卸胳膊恐吓”, 生生都憋回肚里,原本是劫后余生, 千里归家,应当开开心心才是, 但现如今他愁云惨淡,无处诉苦, 扎扎实实是只斗败的公鸡。

  这条道上往来商队络绎不绝,热闹非凡, 全因普华山庄因经商立庄,这些年渐渐做起南北通路, 保船护队的营生,如此才在中原武林垒砌名声,伫立威望。

  普华山庄离安华镇不远, 三人走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能瞧见一座金顶绿瓦的威严楼阁高高伫立在山地缓坡之上,似君王临朝, 居高临下地扫视着堂下众生。

  普华山庄两道门,一道设在坡下,又窄又小, 连接一幢斑驳的墙,却比一般富贵人家的外墙都高出一倍有余,门顶之上连着驻防城墙似的厚砖墙。门前既没有石塑镇宅, 也不见弟子把手,仿佛是敞开门来迎客。

  果然,柳黛上前一步,眼前不过六尺高的窄门上挂一张粗糙掉灰的牌匾,上书“来者不拒”四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