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3章(1 / 2)





  两人应声去了,后半夏差了个小丫头回来传话,大少奶奶真要生了,稳婆同大夫都守着呢,保管母子平安。

  景辞点头,着白苏赏了那丫鬟一两银子,心想潇湘苑此刻必定人多嘈杂,她去了也是添乱,不如先睡,待明早孩子落地再去道喜。谁知这一等就是一天一夜,第二日傍晚,景辞到了潇湘苑花厅时大少奶奶还在床上挣扎。一家子长辈都在,老夫人盘腿坐在榻上手握佛珠,口念经文,大夫人端起茶又放下,二夫人见她来,起身颔首,道一句“六姑娘来了”,可见是最清明的。可怜景煦经过这一天一夜折磨,已是蓬头垢面憔悴不堪,里头叫一声他要从椅子上跳起来一次,渐渐声音小了,他更着急,围着屋子踱步。大夫人心焦,扶着额头骂儿子,“好了好了,你别这么一惊一乍的,看得我头疼。妇人家生孩子,头一胎是艰辛一些,往后记着多在家里待着,好好对你媳妇儿就成,这绕来绕去的就尽会添堵。”

  景煦绕了半圈,又重重坐下,唉声叹息,“不是说的好好的,怀相也好,身子也好,怎就生的如此艰难!这都熬了一天一夜了,再这样下去,籽玉怎么经得住!”

  大夫人道:“熬不过也要熬,但凡是女人,谁不是这样熬过来?我生你难道就轻松?还不是去了半条命。知道心疼你媳妇儿就闭上嘴,没得吵吵闹闹的,让她在里头分心。要么喝茶,要么去清风居找你二叔下棋,多大的人了,还这样不省心。”

  “好啦——”老夫人放下佛珠,睁开眼,“你们俩是亲母子,一个模子印出来,都是急性子。籽玉是个有福的孩子,定能给我们景家开枝散叶。”

  里间稍稍平和,大约是进了参汤,攒力气。

  景辞捧起茶盏递到景煦手里,“大哥喝口茶吧,大嫂吉人自有天相,一定能顺顺利利的。再说了,不是有祖母的福气照顾着呢,昨儿夜里发作,正是祖母寿辰,我这侄儿是个极孝顺的,赶着要来给太祖母贺寿,等他出来了,祖母可别忘了好好赏他。”

  老夫人道:“放心,都赏,最要犒劳的是你大嫂,这可是受了不少苦啊。”又指着景煦,“你啊,现在知道着急,平日里见不着人影,你媳妇儿在你祖父跟前不知帮你说过多少好话,没良心的小子,记着好好待她。”

  忽然间一声呼叫,稳婆有节奏地喊着用劲用劲,一句句都是女人压抑的痛苦的呻吟,景煦一下跳起来,又开始绕着圈发牢骚。老夫人手里的佛珠转得更快,小少爷折磨了母亲一天一夜,就这一刻,突然间顺顺当当出世。里头传来婴孩清脆的啼哭声,老夫人念一句阿弥陀佛,扶着梅仙下榻,不多时稳婆抱着孩子出来报喜,“恭喜老夫人,大少奶奶生了个小公子,母子平安呢。”

  大夫人拍掌大喜,“哎哟我的乖孙孙,可算出来了,让祖母瞧瞧,哟哟——真是个漂亮孩子。”

  老夫人还在吩咐,阖府上下人人都赏半月月银,景煦已经不顾阻拦冲进了寝室,喊一声“籽玉”,景辞听着那声响,像是带了哭腔。

  定国公府景家,正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的风光。但愿这富贵,还能往下走三千年,长过这破破旧旧摔摔打打的王朝。

  ☆、第23章 变脸

  第二十二章 变脸

  自孩子落地之日起,全家人欢欢喜喜围着他来转,景辞这些小辈们一时间升了辈分,再没人理会。老夫人镇里只顾含饴弄孙,旁的事情也懒得多管,国公府上下沉浸在新一辈诞生的喜庆中,亦不记得这个冬天,西北荒无一物,西南边陲不稳,多少杀意蠢蠢欲动。

  这一日景辞同景瑜见过大嫂,礼和情都送到,见大嫂精神仍不大好,二人不敢多待,相携出了潇湘苑。

  景瑜说梅花开得好,非拉着她去园子里折一枝插瓶,但到头来都是丫鬟们忙活,两姊妹只管捧着手炉坐在亭子里说话。

  景瑜先开口,“我得多谢你,同惠义侯结亲之事,老夫人再没提起过,知道是你的功劳,横竖你什么都不缺,我也就懒得送礼,这恩情我记在心里就是,他日若有用得着我地方,自不必你开口。”

  景辞头上的掐丝凤蝶金钗闪了一闪,是她歪着头冲着景瑜笑,弯弯的嘴角沾了蜜糖,没来由的就让人喜欢。“呀,今日真稀罕,好姐姐竟不是专程来骂我,我可得让白苏把日子记下,下回有什么要紧事,都攒到这一日同姐姐说,省得说错一句就让人指着鼻子骂。”

  这冬天已是强弩之末,颤颤巍巍带着些许的寒,不足为惧。两姊妹凑在一处说话,映着梅开雪静,倒也雅致。

  景瑜笑着要来拧她鼓囊囊的面颊,“你这死丫头,你想想你那不讲道理又不肯认错的臭脾气,谁受得了?姐姐不止骂你,今日还要打你,看你你还敢胡说!”

  这两人便玩闹起来,直到景辞喊白苏姐姐救命,才让人拉开了,景辞一手捂着肚子笑,一手揉着脸说:“好了好了,我不说了还不成?知道五姐姐面皮子薄,这是好不容找着机会正正经经要谢我呢。姐姐的心意我领了,那……小时候我剪姐姐裙子的事儿能再不提了么?”

  景瑜道:“谁要提?还不是你。一整年也难得见上一面,一回来尽惹事,恁地讨厌。”

  景辞咧嘴笑,凑近了同她逗趣,“呀,那这么说来,姐姐不喜欢我呀?这话我听着心里头可难受了。”

  景瑜翻个白眼推开她,“从来就不喜欢,好妹妹你头一天知道?”

  “那我不摘梅花了,我得回缀景轩好好哭一会儿。”

  “行了行了,一大早尽在这胡说八道的。我是真要谢你,费了心思帮我办成了这事,着实难得。”

  景辞道:“我虽与姐姐打打闹闹的,但到底是亲姊妹,哪能眼看着姐姐往火坑里跳,好歹拉一把,再不成去求父亲,问问他到底是画重要还是女儿重要。”

  景瑜道:“别去,我看一准说书画千金难求,女儿是只值千金。”

  景辞对着她拜了一拜,故作正经,“还是姐姐高明。不过话又说回来,躲得了这一回,难保没有下一次,姐姐这样十拿九稳的,难不成是…………有了意中人?”

  景瑜面红,四下望了望,见没有旁人,别拉着她低声说:“这人我说了你可别生气。”

  “总不会是荣二爷吧?”

  景瑜拧她的嘴,“你这浑人!什么都敢信口胡诹。是孙家的…………表少爷,今年中举,正要谋职呢。”

  景辞诧异,睁大了眼瞧着景瑜,直看得人面红耳热。

  “好姐姐,你这是做什么,孙家天大个坑,你竟还想尽了办法往下跳?你这…………早知道我可不帮你…………”

  景瑜平日里万千伶俐的一个人,听了这话也支吾起来,迟疑道:“我知道你不喜欢二夫人,但孙少爷同他们还是不同的…………”

  “哼!再不同也是一家人,还能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你嫁过去当心给二夫人欺负死。”

  景瑜挑眉,“你瞧你,臭毛病又犯了不是?世上的事哪能万般好,此事若真能顺顺当当的…………到了那边我自然有我的法子。再说了,二夫人那点小心思,只有她自己觉得聪明,你当家里头谁看不出来?都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得过且过罢了。”

  “横竖我就是没看出来,那孙少爷有什么好,值得你这样。”

  景瑜笑着,食指点她眉心,“你这人,瞧着聪明,其实在男女之情上还是个二愣子。说句真心话,你难道就不羡慕大哥大嫂?不想找个这样好的男人白头偕老?”

  景辞不服,“大哥再好,那还有俞姨娘大着肚子呢。”

  景瑜道:“那不算什么,姨娘就是个玩意儿,还敢给大嫂添堵呢。”

  “那我可不答应…………”

  “不答应什么?你的荣二爷可不是个好对付的,还没成家呢,外头就闹得满城风雨。”景瑜打趣她,“到时候你可得小心,甭想着这个,过好日子是正经。”

  景辞瞟她一眼,懒懒道:“这个我当然知道。永平侯府就是个黑漆漆不见底的大窟窿,太后娘娘一声令下,管你愿不愿意都得跳,还得高高兴兴千恩万谢地跳。”

  “那你这瞎捉摸什么?”景瑜皱眉想了一想,恍然大悟道,“哎呀我的二愣子,你该不会是真瞧上谁了吧?那可不成,这太后娘娘懿旨赐婚,哪有反口的余地?”

  “胡说!我才没有!”她双收贴紧了那只翡翠暖手炉,眉头紧锁,像是撞上宿仇,要拔剑相向,“他可不是个好东西,我疯了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