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章联盟前夕





  李牧也打从心底的笑了出来,没想到自己原本只是单纯要灭掉匈奴的这一个行动,误打误撞的巩固和赵国和右贤王的关系。虽然他对于匈奴还是有所厌恶,但也更多的来源于对右贤王的不信任,但他知道接下来,右贤王也清楚唇寒齿亡的道理,接下来赵军完全的收纳了右贤王,不仅壮大了自己的军队,在边防的安全也大大的提高了。

  “但是,我们这一下可是得罪了大单于,得好好计议,匈奴兵的实力确实非同凡响,如果他们来袭,我们也讨不了好的去。”李牧的担忧是正确的,匈奴人现在也不过是游牧民族,要说文明程度是不开明,但他们还是懂得有仇必报的道理,下一次的反扑必然更加的凶猛,不做好完全的准备,搞不好反将一军。

  “我们闲杂只需要巩固好边防就是了,一边做好防御工程,一边等。”

  “等?”李牧疑惑地问道。

  “等右贤王来投靠我们。”赵学笑着说道,只要右贤王的七万部落来了,无疑是一股很强大的力量,到时候大单于也不敢贸然出手了。

  剩下的队伍一直撤退,终于回到了他们的大本营,在这几天里,赵学开始整顿自己的军队,自己也经常到军营里探望受伤的士兵。这一段时间的医疗部队可是忙碌得很,人来人往的照顾这些受伤的士兵,李牧也不得不在城里招揽一些平民来一起照顾这些伤者。

  李牧是个很有名望的将军,大概他多次击退了匈奴的入侵,保住了一方水土的安稳,因此城内的居民都很听他的号令,尤其是这些士兵还是因为守卫边疆受伤的英雄,招揽的工作并不难进行。而李牧也跟随赵学一起去探望受伤的士兵。

  领导来访,这是一种极大的激励,无论在什么时代之下都一样。

  或者李牧还带着一股将军的风气,但是赵学不同,他完全将自己的士兵当成自己的兄弟,因为赵学知道,这种血肉相连的感情,才是战争里面最强大的武器,王乙在这场恶斗中受伤不轻,但是他越战越勇,坚持下来的根源,也是因为他有更想要保护的兄弟。

  赵学也探访了王乙,自己手下最厉害的一员猛将,他立下的功劳确实很大,这次让他毁容,赵学看了都不禁心生怜悯。

  “王乙,伤势如何?”看着整个头都被包扎住的王乙,赵学问道。

  “主人,王乙的伤势,不足你牢记。”口头是这样回应,事实上王乙内心可是充满着感激,从来没有人这样对待过他,在遇到赵学之前,他不过是一个奴隶,连平民都瞧不起的奴隶,又怎么想到今时今日竟然会有一个贵族对他那么照顾。

  王乙和其他几兄弟在同一个营里,这一次战争,王甲和王丙也受了不小的伤,赵学也很和他们聊了起来,在之前的时间里,虽然这五个人一直贴身保护着赵学,但是赵学和他们的交流不多,这一段交谈让王家五兄弟受宠若惊。

  赵学的亲民政策总是能达到很好的效果,他头上的贵族光环为他添了不少的分数。连李牧都心里佩服这赵学这个贵族的作风,毕竟再战国时代,大家对于地位是看得很重的,也经受了不少因为地位而造成的麻烦,被赵学这样纡尊降贵,心里是一脸鼻涕一脸泪。

  几天以来,大单于没有一点消息,大概他们也在整顿自己的军队。李牧也派出了不少的人去侦察,让鲸蒲带队,在赵学的手下里面,鲸蒲是警觉性最高的一个人,也是最适合成为侦察队队长的。

  数十年的山中狩猎生涯不是白混的,一点点的风吹草动,鲸蒲就会完全打起精神,他对比赵学和黑夫,个性要谨慎很多,因此更能探到情报。

  回来的情报和赵学的猜测差不多,大单于收回了之前进攻右贤王的那些部队,也加强了军营的防御,大概也害怕赵军再次来袭,更内部的情况没办法刺探得到,但是看起来短期内大单于是不会出兵的了。而鲸蒲也发现了大单于派出的几个信使,被侦探部队截了下来,发现那些都是大单于向左贤王和左右谷蠡王派出的信使,赵学知道这些信使派出去肯定不是来对付自己的,大单于是准备一口气将右贤王灭掉了。

  自己的部落里面出现叛徒,作为王,是肯定不能接受的。但是肯定不能让他们通知到这些援兵,必须先让右贤王安然的来到自己的势力范围。因此赵学再调配了一些部队去帮鲸蒲的忙,其中没有参与上次恶斗的几个人,包括王丁王戊两兄弟,这两兄弟除了保护赵学,也极少走上前线,赵学这次的安排也不是什么特别艰巨的任务,让他们带上两百人去支援鲸蒲,而且也多次吩咐,不要打草惊蛇,不要太过深入敌营。

  ............

  右贤王的部队也已经开始向着赵军靠拢,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后路。

  右贤王在心里骂了赵学十万八千次,觉得这厮太狠了,为了让自己完全投靠过来,竟然去偷袭大单于的军营,而沮渠蔓荙心里却欢喜得很,以为父亲和赵学结了什么盟,竟然开始了合作,其实更重要的是,接下来她和赵学见面的机会就更多了。

  来到这里,赵学总是充满着美好的桃花运。

  右贤王一开始想合作的想法毕竟是好的,贸易,互通有无,这完全是有利于己身的发展所作出的决定,他本也决定去派使者告诉大单于这个好消息,无奈却被赵学先了一步,将整个局面搅和得乱七八糟的,经历了之前的那场夜战之后,右贤王立即派出了侦察兵探明大单于那边的情况,发现大单于已经决定要结合部队灭掉自己了。于是他知道这事情缓不得,他立即派出了使者,试图解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

  而右贤王同时进军到赵学那里,毕竟他们之间还有约定,而且他到赵学那里也能保住一时的安全,免得大单于一时头脑发热派人去打他。赵学在这里也想错了,右贤王也不过是将他当做是临时的避风港,如果右贤王和大单于的误会解开了,接下来一个里应外合,对于赵学产生的打击会更大,可能是毁灭性的。

  “右屠耆,过去大单于那里侦察的士兵回来了。”其中一个匈奴骑士呼顿回来报道。(这里的交流都是匈奴话,下面也不做解释。)

  “快快传来。”右贤王着急地挥了挥手

  只见一个一个士兵脸色苍白,走到了右贤王的面前。

  “快说,在大单于那里的情况怎样了?”

  “使者……被大单于杀了。”士兵说着停了下来,脸色的恐惧依然没消。

  一阵晴天霹雳,看来大单于是决心要跟右贤王决裂了,听完这个消息的右贤王脸色也没好到哪里去,只能加紧了自己的行军。这一次的迁徙是带领了男女老少,因此行军的速度极慢,要是路上遇到了什么敌人,那一边要保护族员,一边对抗,难度要高得多。

  大单于杀使者这个行为,无疑是最大的一封挑战书,看来右贤王要解释的机会可是小之又小了。

  “呼顿,难道我要一辈子背上叛国的罪名么?”右贤王心里一酸,自己漂泊数十年,没想到在这个年纪要被冠以叛国的罪名,一世的清白,却要这样付诸流水了。

  “屠耆,请不要担心,大单于是个明主,等势头过了,他肯定会知道你是被冤枉的。”呼顿是右贤王的心腹,他心里也没谱,只是知道现在去解释,是解释不清楚的。

  “好,行军,现在只能投靠赵学了。”右贤王知道赵学是个有办法的人,或者投靠他,还能得到什么方法,虽然现在的局面是赵学也有脱不开的责任,但是右贤王并没有迁怒于他,因为赵学和右贤王之间,还有脱不开的利益关系。

  “右屠耆,难道我们真的要和赵国的人生活在一起么?”呼顿是个典型的匈奴人,在他的脑海里也植根了和李牧那样一山不能藏二虎的想法,因此他不能接受和赵国的人生活在一起,在他的想法里,赵国的人是懦弱的,是注定被自己侵略的族群。

  “或许我们匈奴在草原上是霸主,但是不代表我们事事都能胜得过他们,我们也许可能在他们之间学到我们需要的东西。”右贤王解释道。

  事实上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发生了很多次,匈奴是一个战力极强的游牧民族,但是不代表他们就引导了最先进的生产力和文化力量,众所周知,他们这样的游牧民族的生产力都是极为低下的,因为他们不能稳定的发展,不断地行军争战,注定他们缺乏发展科学技术的基础。

  而右贤王和赵国互通有无,必然是一个发展自身的好方式,只是和赵学要劝告李牧收纳匈奴那样,匈奴人要接受赵国人,也是有着无数的难关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