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节(2 / 2)


  陆老头摸着她的小脑袋, “哎哟,怎么能饿着我们囡囡呢。”他在院子里找了一圈, 没发现陆时秋的踪影, 怒吼一声,“老三, 你给我出来。”

  陆时秋还没动静,木氏从屋里走出来, “爹, 您来了。”

  陆老头牵着囡囡进来, 沉声问道,“怎么能饿孩子呢,她这会正长个子呢。”

  木氏觉得挺冤, 刚要解释, 陆时秋倚着门框,没好气道,“爹,我正在教闺女呢。她不好好吃饭。一顿饭让她娘热了好几遍。多费柴禾呀。”

  陆老头每次进城都会拉满满一车的海货, 根本放不了多少柴禾。他们家用的柴禾都是花钱买的。

  陆老头心疼铜钱,立刻就向着儿子了,扶着囡囡的肩膀,语重心长道,“囡囡啊,可不能不听话啊。”

  囡囡没想到阿爷这么靠不住,被她爹一句话给撅了过去。

  她瘪着小嘴,又想哭。

  陆时秋拍着巴掌给她鼓掌,“哎哟,我家囡囡哭得可真好听。二丫,你要学着点。别整天就知道吃。要是有人找你麻烦,你就哭给他听。”

  囡囡哭不下去了。臭爹爹,一点都不好,拿她当唱大戏的了。

  兴许是第一次饿肚子的经历太过沉痛,囡囡以后再也不敢闹脾气,到了点就跟大家一起吃饭。

  陆时秋瞅着她这小模样,心里哼了哼,小样儿,还治不了你了。

  陆老头这次是在这边吃完饭回去的。还从车上拿下来一个包袱,“老三媳妇,这是你四弟妹绣的帕子。你在县城认识的人多,帮忙卖一下吧。”

  木氏解开包袱,里面有十来条帕子,花草,小鸟,蝴蝶全都绣得活灵活现。

  大丫在旁边惊呼连连,“这太好看了。”

  陆时秋微微有些惊讶,“四弟妹不是说要养猪吗?她怎么还有空绣帕子?”

  “这不是休渔期嘛。短工不好找,你大嫂和二嫂就待在家帮着养猪,家里闲人多。你四弟妹就用空余时间绣帕子。你二哥家的宏二也跟着她学呢。”

  陆时秋看了眼大丫,“大丫,你想不想跟四婶一块学啊?”

  木氏侧头见女儿很心动,小声劝道,“绣帕子太伤眼睛。”

  虽说绣帕子能挣钱,可她还是不想闺女那么辛苦。

  大丫什么都听她娘的,更何况她更喜欢住在县城,这里的人都很友好,不像老家那些人总说她是拖油瓶。

  大丫摇了摇头,“我不学这个。”

  陆时秋也没强求。不学就不学吧。反正也不是啥了不得的技艺。

  陆老头告辞离开,木氏打算先去隔壁问问价。

  隔壁跟他家一样都是租户,在夜市卖糖饼。他们家的摊子摆在夜市中间,大丫帮客人买过好几回,两家住得这么近,一来二去就熟了。

  在夜市摆摊的是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和他的的寡妇老娘,他婆娘在家带孩子,偶尔做点绣活贴补家用。

  木氏跟她很熟了,打过招呼,就把自己带来的包袱给她看,“这些全是我四弟妹绣的。你帮忙看看能卖多少钱?”

  柳氏拿过帕子,仔细辨认了下针脚,“这绣活不错。用的底布还是绸缎。我瞅着这帕子一个能值四百文。”

  木氏惊讶地张了张嘴,这么贵?

  “其实不贵,这些布料和丝线都很贵。除掉成本,一个也就挣两百文辛苦钱。就这些还不知道绣了多久。”

  木氏恍然大悟。天天待在家里绣帕子,好像也比出海划算,怪不得二嫂让宏二跟着四嫂学这个呢。

  木氏正要向她告辞,就听柳氏问道,“你四弟妹接不接做衣服的活计啊?”

  柳氏见她满脸疑惑,解释,“是这样的。咱们夜市不是有许多家卖吃食吗?有好几家生意忙。家里娘们针线活也不擅长,就托我帮忙,给做几身衣裳。每件衣服能给八十文工钱。这工钱不高也不低。不过你也看到了我带着四个孩子。光做我这一大家子衣裳就够费劲的。哪有功夫帮他们做啊?我这不就问问你四弟妹愿不愿意接吗?”

  木氏忙不迭点头,“行啊。我四弟妹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做衣服也很拿手。”

  柳氏拍着巴掌乐道,“那行。我把尺寸给你。”说着起身回屋抱着一个包袱出来,另一只手上还有一块木片,“我也不识字,这都是我自己量的。你让她按照这上面的尺寸做。”

  木氏打开包袱,里面是叠得整整齐齐的青色粗布。

  “这些布料刚刚好。剩下的碎布头就留给她了,不要了。”

  想来剩下的碎布也不会很多,木氏笑着点头。

  她拿着包袱回去,到了家就把这事跟陆时秋说了。

  陆时秋也不知道做一身衣裳要多久,他想了想,“如果他们觉得四弟妹的手艺不错,你以后可以帮四弟妹多接几家。反正你跟夜市那些人也很熟。”

  木氏惊讶地看着他,不是她多想,而是她觉得她男人特小气,家里没人能占他便宜。就拿宏一来说,除了年底有分红,平时一文钱都不给。

  现在居然无条件帮四弟妹,这都不像一毛不拔的陆老三了,她张了张嘴,“你对她还挺好啊?”

  陆时秋对这方面向来没那根弦,要不然他也不会直到二十五岁还没破身。他一抬眼,看到她那怀疑的眼神,才后知后觉道,“我对她好啥。还不是看在我四弟的面上。如果老四真能考上秀才。咱们这么帮他,他不得记在心上啊。以后咱们要是请老四帮忙,他好意思不帮吗?”

  木氏恍然大悟。她就说嘛,他帮人咋可能一点好处都不要。

  “咱做人不能用人朝前,不用人朝后。真到那时,就晚了。”陆时秋似乎还特别有心得,教育起木氏。

  木氏黑了脸,“我才不是你说的那种人呢。我平时跟大家处得也挺好啊。”

  这话倒是真的。木氏跟人处,不图回报的相处,既不远又不近。平时遇到有人求助,她搭把手就帮了。

  别人给她一碗黄豆,她就还人一斤蛤蜊。从不会占人便宜。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