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60节(1 / 2)





  她相公去府城考乡试, 已经过了一个月,算算日子,也该回来了。

  三丫见亲娘一直转来转去,吸了吸鼻子, 站起来往锅里一看, “哎呀,菜都糊了。”

  木氏忙回神,赶紧用锅铲把菜盛起来。

  三丫瞧着她娘的动作目瞪口呆,提醒她,“娘, 你好像还没放盐吧?”

  木氏愣了下, “是吗?”

  三丫很肯定点头, “是啊。”

  木氏尝了一筷子, 平淡无味,果然没放盐。

  三丫把木氏推出去, 冲院子里喊一声,“大姐,你快点过来。”

  大丫正在屋里做针线活,听到动静, 走出来一瞧, 就见三丫正挽着亲娘的胳膊撒娇, “娘,你要是真担心爹,你就去城门口守着。你看看你, 洗件衣服搓了三回。炒个菜连盐都没放。您这样可不成啊。”

  木氏见她这没大没小的样子,拍了她一下。

  只是她面上却很心动,叹了口气,“你以为我没想守着啊?我这不是担心你爹不从北门走吗?”

  如果走官道,应该是走北门。要是选路途近的话,东门比较好。

  她就担心自己去北门守着,回头他再从东门走。

  大丫走过来,“娘,您别担心,爹一定没事的。”

  木氏叹了口气,“但愿吧。我最近总感觉有什么事发生。左眼一直跳。那老话不是说的吗?左眼跳灾,右眼跳财。”

  三丫看向大丫,“是吗?大姐,你听过这句老话?”

  大丫摇头,“这什么老话,我怎么没听说过啊。”

  三丫转了转眼珠子,拍着巴掌道,“娘,你这话反了。我记得这老话是‘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咱家一准有好事。说不定咱爹这次中了呢?”

  木氏当然也想相公能中举。可是举人是那么容易就中的吗?

  有许多秀才,从十来岁考到头发都白了,也没考中。

  相公走的时候,还跟她说,不要抱太大希望。

  她哪敢想那好事呀。

  木氏摇头失笑。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敲锣打鼓的声音。

  这声音极为熟悉,木氏和三丫对视一眼。

  三丫喜滋滋地拍着巴掌,“我说什么来着?咱们快点去吧。”

  还不等她说完,就见木氏已经一马当先冲了出去。

  大丫和三丫赶紧跟了上去。坐在门边啃红薯的二丫见三人齐齐往院门口跑,也立刻跳起来,跟在后头。

  报喜的衙差到陆家门前,就看到八双期待的眼神。

  这眼神太熟悉了。

  那衙差咧嘴一笑,敲了声鼓,许多百姓围了上来。

  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他当即报了喜,“恭喜陆时秋陆老爷中乡试第十一名。”

  “十一名?”

  人群中发出一声惊呼。十一名绝对算是好成绩了。名次应该也很前。

  木氏欢喜得整个人都傻了,如遭雷击,身体都软了。

  三丫赶紧把人扶住,掐了一下亲娘的胳膊,小声提醒她,“娘,还得给人赏钱呢。”

  木氏赶紧回神,立刻伸手掏袖,很快掏出一个钱袋递了过去。

  那衙差捏了捏钱袋,摸到里面是硬帮帮的,猜到里面是银子,这么个份量估计得有小二两了。他当即乐了,冲木氏拱手。

  木氏想起苏沫阳,赶紧把人拦住,“对了,这次咱们盐俭县,乡试一共中了多少个啊?”

  说到这事,衙差自然有话可讲,“一共中了两个。另一个姓张,听说是张家村的。”

  姓张?木氏当即一怔,“张又新?”

  衙差乐了,“感情您认识呀?那可真是巧了。”

  木氏点头,“那是我们家亲戚。”

  周围立刻有人赞道,好福气呀。

  等衙差走了,附近的邻居全都上前恭贺。

  隔壁顾家学堂。

  教室里,站着一位二十出头的先生正在聚精会神讲课。

  就在他转过身,一颗小纸条以抛物线的姿势扔到另一处。

  囡囡眼疾手快用手盖住,飞快瞄了一眼先生。

  这是顾家请来的新先生,是个秀才,姓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