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32节(2 / 2)


  囡囡气鼓鼓瞪了他一眼,起身回屋了。

  什么人呐,她好声好气跟他,他就知道敷衍她。臭爹爹!

  沈青墨的任命很快下来了,远远早于这些贡士。

  官员们对沈青墨回到原籍所在地任职颇有微词。更没有想到,女皇竟会把“一条鞭法”的试验点放到陇西。

  土地兼并之法提出已三年,除了刚开始闹出大动静,后来一直不温不火,他们还以为天皇女皇已经打消念头了呢。没想到这两口子还是没死心。

  甚至更让大家意外的是,天皇竟会派彭继宗将军到陇西练兵。意图非常明显,若是有犯上作乱者,沈青墨可以请彭将军带兵诛杀。

  三年的怀柔之策,突然变得雷厉风行。朝臣们都被吓住了。

  反对折子堆了足有一人高,天皇女皇却连看也不看,直接写了驳回二字,全都打了回去。

  这时候大臣们已经无人关心会试结果了。

  一个个都聚在一起商量,怎样才能让天皇女皇打消这个念头。

  大臣们不关心会试成绩,但那些参加殿试的贡士们却是望眼欲穿。这可是他们踏入仕途的最后一步,至关重要。

  当得知今科状元居然是个女人,这些贡士们都有些不可思议。

  最让他们惊讶的是,这还是个年仅十四岁的小姑娘。

  虽然她比上一届状元大了一岁,但是她女子的身份还是引起不少热议。

  紧接着又传出一则消息,她是上上任状元陆时秋的女儿,上任状元的师妹。

  这就更让人惊讶了。

  这已经是陆时秋教出来的第二个状元了。

  自打他驳倒了孔词,陆时秋的教学水平已经无人敢质疑。

  读书人对陆时秋是又爱又恨的。

  爱的是,他确实有才,而且非常会教书。

  恨的是,他真的太贪财了。考中举人就要十万两,中进士就要二十万两。普通百姓谁能请得起?

  不提这些人对陆时秋的想法,大家对陆令仪这个女状元是真的很好奇。有人打听到她的住处,开始给她下帖子,邀请她参加诗会。

  囡囡像陆时秋一样,只要时间排得开,她都是来者不拒。

  她带着二丫和嵇如雪一块赴宴。

  她的学识得陆时秋真传,陆时秋擅长反讽诗,她喜欢以古喻今。

  再加上她古灵精怪,点子层出不穷,写诗作赋,信手拈来。

  当那些学子问她,“你是怎么考上状元的?”

  囡囡非常臭屁道,“因为我爹是状元。虎父无犬女。”

  “你身为一个女子,为何选择参加科举?”

  囡囡继续道,“因为我爹是状元。他为人开朗,见识广,懂得变通。从来不把女儿拘在后院。”

  ……

  一段时间下来,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囡囡这个状元是因为她爹教导有方。

  囡囡甚至还向众人打广告,“我爹说女子当官不易,若是家里有女儿的人家肯送女儿到他那读书,考中进士,他只收一半银子。”

  众人掐指头算了下,考中进士要多少银子来着?

  有人替他回答,要二十万两。那一半,就是十万两。

  生女儿将来要嫁出去联姻的,谁肯出这么多银子?

  不少人都直摇头。没把这事放在心上。

  但是这件事还是传了出去。

  四月初,天空碧蓝如洗,薄薄的云像沙一般随意飘荡在空中,温暖的阳光暖暖照在人身上。

  琼林宴如期而至。

  进士们穿着进士服,在礼部官员的带领下参加宴会。

  皇宫威严霸气,金色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耀眼的光芒,宫里风景秀丽,玲珑精致的亭台楼阁,清幽秀丽的池馆水榭,掩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形态万千的假山怪石,绚烂多彩的花坛盆景,苍苍欲翠的藤萝翠竹点缀其间,一山一石都是美景。

  大家看迷了眼。

  天皇和女皇同时出场,先是比赛作诗,又是击鼓传花。

  陆令仪这个新状元,头上被簪了三只红花。她年纪小,眉眼如画,戴花后添了几分喜庆。

  笑闹过后,女官跟他们闲唠。问他们平日都有什么爱好。

  陆令仪的爱好不多,她的诗不像他爹那样作风大胆,也不似许多人那样以诗立志。

  她喜欢写风和日丽下袅袅吹烟的普通人家。那种祥和美好的诗意足以让人沉醉。

  女皇很喜欢她的诗,当众赏了她一个玉如意,还笑道,“许你为状元时,天皇还担心你会和你爹一样,辞官不授,朕觉得你是个有抱负的孩子,跟你爹不同。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