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40章 骚乱(2 / 2)


难道只有克什米尔才有难民?

要知道,在伯坦果德与阿姆利则都有难民,而且都是已百万计。

相对而言,从克什米尔涌出去的难民根本就不算多。

在伯坦果德,巴军在撤离之前一直在尽量为难民提供帮助,无条件的救助了很多在战争中受伤的平民。

在阿姆利则,巴军更是提供了全方位的援助。

别的不说,巴基斯坦甚至用自己的战略储备来进行人道主义救援,帮助难民渡过最为艰难的时期。

当然,在印度看来,这些都只是说辞。

为啥?

巴基斯坦所做的这一切,其实都是为了保证对克什米尔的控制权,让占领克什米尔变成既成事实。

只是,印度该怎么办?

可惜,印度根本没有应对之策。

夺回克什米尔?

显然,在军事上根本行不通。

谈判?

只要印度肯坐下来谈判,那么首先就得接受既成事实,即在现有的局面上跟巴基斯坦进行谈判。

可见,印度能够争取到的最好的结果,也就只是让巴基斯坦从阿姆利则撤军。

4时不算多,印度当局该何去何从?

当天,新德里、孟买等地就爆发了大规模示威游行。

不是针对巴基斯坦,而是针对印度当局。

印度当局并没有兑现之前的承诺,更没有尽到维护国家领土安全与主权的责任,因此已经丧失了执政资格。

到了次日,也就是开战的第99天,新德里的示威游行演变成了骚乱。

虽然印度当局早就做了准备,但是负责维持秩序,准确说是镇压骚乱的警察部队也受到了影响。

当晚,暴乱已经遍及整个新德里。

入夜后不久,印度总理签署了一道命令,让部署在郊外的4个旅入城,协助治安部队平定骚乱。

可惜,平乱行动迅速演变为武装冲突。

到天亮的时候,整个新德里都变成了火海。

根据后来的统计,在这场遍及印度首都的暴动中,至少有数万人丧生,而且大部分都是手无寸铁的平民。

当天下午,在安理会的通牒到期前,印度总理宣布接受安理会调停。

随后,印度总理签署命令,让前线部队停止一切军事行动。

到此,第四次印巴战争的大规模交战阶段宣告结束。

当然,事情还没有完。

就在印度总理宣布接受停战谈判之后的几个小时之内,在北方战线上,至少有5万名印军官兵向巴军投降。

为啥?

这些印军官兵,特别是高级军官,都担心在战后遭到清洗。

要知道,在印度历史上,因为战败而遭到清洗的事例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后方的局势失控,那些发动战争的政客很有可能把责任推卸给在前线浴血奋战的军人,并且发起针对高级军官的清洗运动,以此来转移民众的愤怒,稳定国内局势,并且保住自己的政权。

只是,现在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