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68章(1 / 2)





  这件事自然遭到了朝堂上的激烈反对。

  可是上一次韦见素罢相之后,东宫在朝堂上的势力弱了很多,最后齐王还是启程返回长安,重新打扫宗庙祭祀祖先。

  李俶非常的烦躁,从加封齐王开始,这个弟弟李系加封齐王开始,他就感觉到了极大的威胁。

  可是如今自己在军中威望已降低到了冰点,朝堂的势力也受到了重创。

  不过最让李俶焦虑的,是财源的枯竭。

  无论是收买人心还是打探消息,本质上都是要花钱的。

  原本李俶是天下兵马大元帅,又拥有东宫的权势,又和宰相韦见素配合默契,是妥妥的当权派。

  这时候李俶自然是不缺钱的,他的手下会源源不断的将财富输送到东宫,对很多人来说孝敬东宫是一笔划算的投资,只要李俶能够登基,就能连本带利的拿回投资。

  可是如今东宫地位不稳,财源就瞬间枯竭。

  东宫养着卫队,李俶自己还有开销,还需要收买宫中的太监,了解皇宫内最新的动态。

  这一样样的都要花钱,偌大的东宫都要被掏空了。

  必须要想办法搞钱!

  李俶留在洛阳行营,还有一个目的就是盯着江淮。

  李俶和窦参书信讨论,窦参认为东宫的颓势,在于没有自己可靠的财源。

  齐王有南阳铁坊支持,建宁王有陇右的财富。

  而东宫除了一个空架子,并没有稳定的财源。

  窦参给李俶的建议,是让他谋夺江淮!

  江淮富甲天下,大唐平叛的军粮全部来自于江淮的粮食物资供应。

  支撑江淮财源的,就是第五琦这个理财能手!

  第五琦,明经科入仕,这个起点不算高,本来只是贺兰进明的幕僚,但是在向皇帝汇报共工作的时候,向皇帝毛遂自荐,被委任为江淮盐铁使。

  第五琦在江淮的海边建造官办盐坊,煮海晒盐,又在江淮各个交通要道成立巡院,专门稽查私盐贩售。

  就这样,盐这种生活必需品,成为朝廷征收的工具。

  而也是靠着在江淮收税的功劳,第五琦受到皇帝的多次嘉奖。

  窦参向李俶的来信中提醒,原本户部度支郎中崔器,转任了御史中丞,第五琦对户部度支郎中这个位置颇有兴趣,想要运作返回长安。

  如果第五琦去职,东宫能将继任盐铁使的职位抓到手,那就不用再为财源发愁了。

  而第五琦是第一任盐铁使,同时也是皇帝信任的大臣,在平叛中尽心尽力,如果他要升入朝中,那他推荐的继任者,基本上就能继任江淮盐铁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