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后记(1 / 2)



各位好久不见,我是裕梦。



首先要先通知一个好消息。深受好评的「《弹珠汽水瓶里的千岁同学》×福井市合作活动」决定再次举办「第二季」!活动期间为2022年8月19日(五)~10月30日(日)。活动内容比上一次还要丰富,详请请见福井市观光官方网站。



再来算是我的请求,如果您看了第7集觉得对内容感到很困惑的话,请务必购读第6•5集。我想有些人没有购买短篇集的习惯,不过第6•5集的内容实际上属于正篇故事,也与本系列今后的剧情发展有着深刻的关联。比如说夕湖的成长、悠月的白雪公主、明日姊的URALA(出版社)参观、放在朔家中的优空专属椅子、阳与毕业校友的比赛等等重要环节,全都收录在第6•5集中。想要好好享受后半剧情的话,绝不可错过这些短篇内容喔。



那么呢,因为我本来就不擅长写后记,所以以往总会靠罗列前述的合作活动的详细内容赚字数(喂),或是说些感人亲身经验、无伤大雅的小笑话来凑数。



所以老实说,我为了到底要不要刊载接下来的内容烦恼到最后一刻。书写时也感到很苦恼,写完后还找责任编辑岩浅先生商量该怎么办。



会这么说的原因,是因为我基本上秉持着不在后记中或社群软体上解说自己的作品、制作内情,或是解释自己的创作意图的原则。我不认为把作品和作者连在一起是必要的,想说的想法就放在故事里面说,也希望各位读者只透过作品获得体验。(请知悉这仅仅是我个人的原则,决不是要批判这么做好不好、对不对,也无意批评作法与我不同的作者喔。)



而除了开玩笑之外,我也不会在公众场合上说出任何负面发言。



因为我认为,我个人的负面情绪只会成为作品的杂质。



但唯独这次,我想稍微打破这条原则,稍微谈谈制作内幕和个人的想法。



接下来的内容会提及一些负面情绪(不过最后会是好好抚慰人心的结尾),我敢发誓写下这些并非出于「再不说出来会太难过受不了」、或是「想要有人理解我的痛苦」的想法。



我平时比起自身的情绪,更以作品为第一优先,所以只要判断可能会为作品带来负面影响的话题,都绝不会以这样的方式公开表现出来。



然而唯独在撰写这次的第7集时,我一直有种「把后面的部分写出来才算完成了这本书」的奇妙感觉。



这经验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说不定会成了画蛇添足,也可能影响读者阅读作品的观感。



所以再次声明,接下来的内容将包含第7集的制作内情和与作品相关的自我阐述,说不定会有些各位读者并不想知道的我的个人负面情绪。



理所当然地,各位可以自行判断要不要看下去。



如果您并不想知道(换作平常的我绝对是不想知道的那一派),请从接下来的*标记跳过中间的篇幅,直接看最后一段的谢词就可以了。



顺带一提以下内容将提及本篇内容,请务必看过本集故事再阅读。



那么接下来,请容我聊聊我的想法。







我在编写第7集时陷入前所未有的低潮期。



从出道以来虽然经历过许多痛苦的瞬间,但全都是「也许有更精准的比喻方式」、「说不定能描写得更热情」、「这里应该能写得更感人」等等,身为创作者一定会碰上的苦恼。



没有灵感、想不出适切的字词等等都是家常便饭,这些我早就习惯了。



但这次的低潮,论情境、论深刻度都与过往碰到的困难完全不在同一个层次。



──我写不出小说。



乍看或许会觉得太过夸张,但这是我能想到最贴切的说法。



提笔再久都冒不出一个灵感,完全碰触不到《弹珠》的世界,让我不禁深深怀疑自己真的是个出过七本小说的作家吗。



当然说归说我还是能想办法凑字填空似地写出来。



但无论页数怎么增加──



──这才不是《弹珠》。



这句话一直回荡在我脑海里。



我曾经在各种场合说过,我认为自己就是这部作品最死忠的粉丝。我从第一集开始就是为了写自己想看的故事而写出《弹珠》的。当然从结果来说,没有比这个故事也能感动读者更令我开心的事。



正因如此,作为全世界最为期待、同时也以最严苛的眼光来审视《弹珠》的我,无法忍耐自己写出通篇仅仅罗列着词句、淡薄无味的文章。



不热情、不美妙、不令人心疼也感受不到苦闷。



我感觉自己像是在践踏《弹珠》的世界似的,胸口像被撕扯般地难受。



而理由是非常明白的。



在第6集,跨越了八月终于抵达九月的他们,都需要稍事小憩,都想委身于好不容易找回的日常。



没有人愿意主动发起行动,但又不能在登场人物没意愿时强迫他们。



这我也在很多场合说过了,我只是个在一旁守望着他们编织出的故事并把故事写成文章的人,是没办法介入他们之间的。



这段停滞是时势所需而到来的停滞。



既然如此,就接受现状描写他们平稳的时光就好。



理性上我明白。



但与此同时,与故事的现实世界,我需要面对非常露骨的现实问题。



具体来说,我首先想到的是「这本轻小说真厉害」的排行。



我很清楚承蒙照顾的许多人及热情的读者们,都很期待我能够再度蝉联冠军获得「三连霸」。



而且多是满心相信《弹珠》的话这点程度的成就一定能达成的天真期待,感觉比起「办得到吗?」更接近「应该没问题吧」的气氛。



我很想装作不在意来敷衍自己,但又不得不意识到这件事,同时也比任何人都瞭解事情并没有么简单。



因为知道不可能靠短篇集的第6•5集拼排行,要正面迎战的话,无论如何都必须在符合投票资格的八月内出版开启系列后半情节的第7集。



而且必须是使尽浑身解数、集大成的创作。



如果第7集全用于描写平稳日常的小情节,是不可能站上擂台的。



但是千岁小队的大家全都想休息不愿意动。



我属于必须与故事和登场人物拥有深度连结才写得出故事的人,所以每一集都必然得随着他们的情感起舞。比如说第4集满载着令人燃烧的热意,第6集则是深深的哀伤与绝望,并导向救赎。



登场人物的感情总是会彻底沁入创作时的我。



而接着到来的是第7集的停滞不前。



他们的停滞,就是我的停滞。



唯一不同的是,这停滞期对于登场人物们来说是充满平稳和充实,对于现实作者的我来说却是痛苦无比、无处可逃。



而重重压在我肩头上的还有两件事。



其一当然是读者们对于后半发展的期待。



另一个则是与至今写到第6集为止的自己的比赛。



这件事我也经常提及,我每一次推出的创作都是毫不保留地燃尽当下的全力。



所以故事发展愈接近下半局,我能手上的牌就愈少。



要是能老调重弹倒是轻松。



请来新的女性角色,让她陷入危机,千岁朔又帅气登场解决一切。



但实际上在故事中,所有登场人物都有所成长,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有了发展,已经不再适用同一套逻辑了。



而且复制过往成功经验逃避低潮,等于是输给过去的自己。



我总是希望自己能一直保持求新求变的精神,也希望尽力每出新书就带给大家斩新的惊艳、邂逅、喜悦、心疼、哀愁或痛苦。



……我真的写得出超越前半的后半故事吗?



内心的惶惶不安,果不其然在面对第7集时正面扑了上来。



接下来就是像在看不见出口的迷宫中摸索着匍匐前进似的漫长战斗。



以往我从来不制作大纲,所以总是摸不透故事会怎么发展,仅仅抓着最后一定会变得很有趣的预感来创作。



但唯独这次,我真的什么都看不见。



无论怎么反覆张手都摸不到任何东西,尝试贴近登场人物的心思描写平稳的日常生活,仍旧旁徨地想着「真的就会这样最后大家和乐融融地准备完校庆吗?」,差点被这股从脚底窜上来的不安给压垮。



创作系列作品时我就告诉自己。



根据读者偏好,集数之间受欢迎的程度有落差是很正常的,我也很乐见这样的变化。



可是我发誓我绝对不要写出会被人称为过场或是垫脚石的续集。



就算是在系列作品中肩负特定作用的集数,也希望至少能写进一篇足以令读者印象深刻的篇章。



然而就这么下去的话,第7集就要变成单纯的过场了。回应不了读者对后半故事的期待,也超越不了以前的自己。



说起来真的不夸张,我真的像是在猛捶着停止跳动的心脏似地在撰写这一集。



我习惯每天都会外出跑步10公里,在撰写期间每次跑步都满怀着「我不想停下脚步」、「我还想继续奔跑」、「我不想就这样结束」的祈求,又再窝回桌前继续创作。



一边祈求着就算现在写的东西最后根本不能用也无所谓,只要一直写下去说不定就能看见些什么,一边奋笔疾书。



从早上很早起床到深夜才睡觉的时间之间,除了一天一次的用餐和跑步之外全都花在了写作上。



其实我知道如果放弃进榜的话会轻松一点。



在这里放弃挑战我就能用胜者的姿态退场。



出道作品就获得史上首次的二连霸,这勋章已经足够耀眼了。



市场给了我相当不错的回响,也收到很多来自读者的礼物(应援)。



就算在这满足了而停下脚步,身边也没有人会责备我吧。



即便如此,如果我有心要朝着下个目标前进,那么接下来就会是与自己赌上尊严的战斗。



但若是踏出这一步,就不得不面对可能会输给过去的自己的恐惧。



……只是一本第6•5集的话,还有辩解的余地。



请编辑延后出版日期,慢慢花时间面对这个故事吧。因为焦急而交出品质低落的作品才是真正对不起读者的行为。



期间我不知道多少次差点输给这样的诱惑。



但支撑着差点便得软弱的我的……



──向月亮伸出手吧。



正是《弹珠》教会我的事。



就算没有人知道结局会怎样,只要尽了全力挑战,失败了也无所谓。



但绝对不能在真正战斗前就找借口逃跑。



我不想无视、不想自欺欺人说这样就够了,然后任性地放弃自己、放弃《弹珠》。



如果还摸不到、就算根本碰不到,我也想要好好伸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