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190节(1 / 2)





  孟建的随从燕大,这些年给九娘打探市井消息,着实存了好些银钱,虽然大雪纷飞,还是乐颠颠地揣了半贯钱,跟车马处的管事打了个招呼,心里算计了一番,先往城西陈家去了,想着送完信还能得上几个赏钱,夜里赌钱又能多些胆气。

  巳正时分,燕大披着蓑衣好不容易走到陈府所在的街巷,身上暖得很,脚上的棉靴却已经被雪浸湿了,着实难受。一看街巷里竟然停满了牛车马车,行人出入都很不便。他往里走了几步路,就听见一阵欢呼声。

  “元初元初——!陈元初!”此起彼伏的娇笑呼喊从车里响起。不少牛车马车都打起了厚厚的帘子,雪花乱舞,往车里的娘子们面上扑过去。车内的热气也拼命往外四散。

  巷子那头缓缓出来两骑。当头一人披着红色大氅,雪天里也不戴竹笠风帽,朱红色发带在寒风白雪中更是耀眼。他一张俊脸带着笑意,正朝一路的小娘子们拱手道谢:“多谢各位美娇娘!元初今日要出城,你们早些归家,晚间可别再过来挨冻了!”又吩咐他身后的两位“提茶瓶人”给车内各位小娘子送上热茶,更惹得这一路的小娘子们不停尖叫欢呼起来。长得这么好看还这么体贴入微的郎君,全天下只有一个陈元初!嫁人当嫁陈元初!

  陈太初一身玄色大氅,戴了斗笠,哭笑不得地看着前面的大哥。早间大哥蹲在大雪盖着的墙头看着远处街巷里的盛况,得意洋洋地炫耀自己“万花丛中过,任由叶沾身”,被爹爹又打了好几板子,催他过完冬至就赶紧滚回秦州去。结果大哥抱着娘好一顿掏心掏肺,哭诉这辈子还没和爹娘一起过上几次年,惹得娘哭了一场和爹爹还起了口角。

  陈太初叹了口气,每逢爹爹出门,这些小娘子们也肆无忌惮地笑闹高喊大哥的名字。爹爹再怎么摆出冰山脸也没用。大哥还高兴地说冰山也冻不住春心,戏谑爹爹每日花海中挤进挤出连马儿都挤瘦了。爹爹怕是真的生气了,这世上,能让爹爹生气敢惹爹爹生气的人,好像也只有大哥一个。

  燕大一看见陈太初,赶紧迎上去对陈家的部曲道明自己的身份,被带到陈太初跟前,将两条口信低声禀报了,果然得了十文赏钱,乐呵呵地赶往郑门去打听了。

  陈太初和陈元初商议了一下,两人出了街巷,陈元初往城西苏家田庄而去,陈太初转往宫中去会合赵栩。

  赵栩这时正在坤宁殿陪向皇后说话。孟老太爷和梁老夫人几乎是宫门一开,就奉召进了慈宁殿。跟着慈宁殿就派人去福宁殿请官家。这宫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样的大事自然极快就传到了赵栩耳中。不多时,宫外一直守着孟府的部下也送进了消息:阮姨奶奶离京了,离京前马车先去了金水门,在瑶华宫的宫墙外有人下车磕头。随后马车出了卫州门,上了官道往大名府方向而去。已经派了人一路尾随,但她身边有几位高手护着,不敢跟得太近。

  坤宁殿里温暖如春,向皇后正和陈德妃捧着茶盏商议着腊月里的各种安排。因太后要去巩义和西京,吴王赵棣和吴王生母钱妃都一路随行。这腊月准备过年的大事就全落在向皇后一人身上。向皇后按例就让陈德妃过来,看看这六尚二十四司二十四典二十四掌中,有些不那么要紧的,就交给陈德妃去打理。

  赵栩听着她们商议,时不时给她们递个水果,出个主意。向皇后见陈德妃并不推托,赵栩的主意也十分巧妙,更是高兴得很。

  赵栩因外命妇觐见一事,不经意地就提起孟老太爷和梁老夫人进宫的事:“儿臣听闻梁老夫人是为了他家的侍妾阮氏离府一事入宫请罪的。一个侍妾而已,何须大张旗鼓至此?这孟家百年世家,怎么这么不知轻重?娘娘理当好好降罪才是。”

  向皇后一怔,摇了摇头笑道:“六郎还是孩子心性呢。哪里就至于要降罪了。我听官家提起过,孟家当年是有过救驾之功的。虽然没宣扬也没封赏过,官家和娘娘一直都记在心里呢。你看看孟大郎孟二郎,一文一武,都算是官家重用的人了。”

  “救驾?”赵栩疑惑地问:“爹爹从未亲征过,孟家怎么会有救驾之功?还不封赏?”

  向皇后叹了口气,片刻后才轻声道:“官家当年登基时也着实惊险万分。”她指了指脚底下:“不是外边,是这里。”

  赵栩出了坤宁宫,在庑廊下默默站了一会儿。大雪终于停了,日光越发亮了起来,眼看就要出太阳了。他出了会神,让人先往孟家给九娘送信,才出宫会合了陈太初。两人并辔往西,一路商议起来,更肯定了阮玉郎未死。陈太初笑道:“幸亏你一直派人盯着孟家和程家,只要阮姨奶奶这根线不丢,总能找得到他。”赵栩脸微微一热,他的人盯着孟家好些年了,倒不是因为阮玉郎的缘故。

  大雪初晴的午后,苏家的田庄迎来了暖房的贵客。赵栩和陈太初带着一众部曲下马后,四处环顾,恍如隔世。

  工部的人极为卖力,按照苏昉给的图纸,两个月就把田庄重建办得妥妥当当。村民们无论原先是草房还是木屋还是瓦房,都建成了清一色的砖瓦房。此时过节,家家张灯结彩。雪地里两只狗儿朝着来者一阵狂吠。三四个穿着红袄带着棉帽的孩子正在太阳下头玩雪,看到他们来了就喊:“大郎家来客了——大郎!”

  离上次险些被屠村的惊魂夜只不过隔了三个月,这些孩童们早已经恢复了平时的欢快。几个妇人急忙从院子里跑出来,领了自己的孩儿回家去,只有她们依然心有余悸,新房子,朝廷给的银钱也填不平心里的隐隐恐惧。

  苏昉带着苏昕的两个哥哥亲自出了大门迎客。进了院子,赵栩和陈太初都一愣,这个院子,和当初他们来的全然不同了。没有了葡萄架没有了秋千,没有了老树,也没有了菜园。

  苏昉淡然一笑:“有些东西,没了就是没了,再来也是枉然。还不如放在心里。”

  忠烈祠堂就建在后院,赵栩和陈太初先绕去后面拜祭了王氏忠仆,替六娘九娘孟彦弼也上了香。一行人回到正屋,看到陈元初正歪坐在新建的炕边,正在给苏昕表演手剥核桃壳,史氏心疼地道:“这有小银锤子,敲开就是,仔细把手指甲剥裂了。”

  赵栩和陈太初上前给史氏行了礼。史氏和苏昕听说孟家出了事,九娘她们不来了,都担心起来。赵栩安慰了她们几句,便准备和苏昉去书房里说话。

  陈元初忽地眉头一扬:“哎!对了,太初,你的细帖子已经拖了这么久还没送去孟家,这下恐怕又得拖上许久,娘肯定又要担心了。还有,你最好给九娘送个信,免得孟家误会咱们家是因为怕事才拖着的。”